这位村支书干出了“名堂”:村民腰包鼓了,村集体收入也多了 小小羊肚菌叩响致富门

济宁晚报 2019-04-03 10:37 大字

本报记者 刘锐 通讯员 缪学振 王静

初春时节,位于鱼台县王庙镇东高村羊肚菌种植大棚内一片繁忙,望着大棚内遍地的“土黄金”,鱼台县肖男谷物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陈健看在眼里、乐在心里。2004年,陈健放弃了从事多年的蔬菜批发生意,回到村里当起了支部书记,他心想:既然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就一定要干出点名堂,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

味美价高,发现名贵食用菌新商机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用菌,凭借风味独特、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矿质元素及20多种氨基酸,在市场上十分紧俏。”一提到羊肚菌,55岁的陈健如数家珍。

2017年,陈健经朋友介绍了解到羊肚菌,并产生了浓厚的种植兴趣。随后他查阅资料并前往江苏实地考察,确定了东高村的土壤比较适合种植羊肚菌。回到村内后,他就联系了村民李桂新等人,详细介绍了羊肚菌种植的基本情况,大家伙商量后决定在村内建棚种植羊肚菌。说干就干,2017年11月,顾不上天气的寒冷,陈健和村民们利用自家的土地建起了7个小拱棚。

“羊肚菌是低温型食用菌,对气温环境要求较高,种植羊肚菌关键是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陈健告诉记者,由于缺乏种植经验,种植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到位,第二年春天羊肚菌出菇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经过一个寒冬的期待,村民们却没有等到预想的丰收场景,热情一下子就被浇灭了。

初种失败,坚持不懈终获大丰收

虽然初次种植羊肚菌没有获得成功,但陈健还是坚持不懈,多次上门劝说村民继续种植。为了让村民吃上定心丸,他邀请了江苏种植羊肚菌的专家前来查找种植失败的原因和改正方案。此后,陈健吸取经验教训,改用大棚种植,采用自动滴管设备加强棚内温湿度控制,同时根据土壤的干湿度做好水分的补充。

“我们把每个羊肚菌大棚分成三个区块,每个区块间隔一定的时间进行撒种,这样羊肚菌就能在不同时间出菇,一旦第一个区块出现问题,后面的区块还可以采用补救措施。”陈健说,为了吸取以前的教训,他们对羊肚菌种植和管理更加仔细上心。此外,还为每个大拱棚买了保险,最大限度地为种植户提供保障。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的一年羊肚菌长势喜人。“根据现在的出菇率看,每个大棚能收获鲜菌600至700斤。按照现在鲜菌行情每斤80元左右来算,今年就可以收回本钱,每个大棚还能有2万多元的纯收入。”陈健说。

建合作社,带领村民地里淘“黄金”

初获成功的陈健并没有停止脚步,今年,他带领村民成立了鱼台县肖男谷物种植合作社。对于羊肚菌产业的发展,他心里已有了规划。“以后由合作社统一组织采购生产资料、销售菌种及产品,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以每个大棚1000元的价格租给村民,村民不用承担建棚费用,只需要投入菌种成本,再每年给村集体上交1000元就行。既能够让村民腰包鼓起来,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陈健说。

为充分利用羊肚菌种植大棚,陈健还准备实行大棚立体种植,根据不同时节种植羊肚菌、甜瓜、西瓜、芹菜,巧打种植时间差,利用立体种植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羊肚菌给王庙镇东高村村民带来了春天的好“钱景”,也开启了村民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新航程。“种上羊肚菌就好比地里淘‘黄金’,2019年,我们种植的羊肚菌不仅让村民有不错的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将达到1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双赢。”说到这里,陈健难掩心中的喜悦。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与种植户探讨大棚种植情况,为种植户提供种植保障。

新闻推荐

鱼台实验小学 唱好交通安全歌

本报鱼台讯(通讯员马犇)“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上可通行;马路上,别打闹,危险处处要提防;交通标志牢牢记,人人遵守保安宁”。近日,《...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