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星”闹春晚 台上“斗春”土味足 俺自家办的“村晚”真是有看头
本报记者武旭
本报通讯员赵合作
“高高的灯笼它红哟喂,照的人们心里暖哟喂,大家脸上笑得甜哟喂,幸福年年岁岁……”大年初一,在鱼台县老砦镇刘寨村的文化广场上,来自十里八村的2000多名乡亲围坐在一起,第6届“春节群众文艺汇演”正在热闹上演。庄稼汉、务工人摇身一变成“大腕”;留守儿童、移风易俗,演得都是村民们的身边事。一场乡村文艺演出背后,折射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光晕,悄然改变着乡村文化生态。“第一届‘村晚’比较简陋,我们也没啥经验,这几年一届一届办下来,我们搭建了大舞台,有了礼炮、音响,来看演出的乡亲们越来越多,节目也越来越丰富。”从第一届刘寨村“春节群众文艺汇演”开始,纪芳就在这个被乡亲们戏称为“村晚”的舞台上担任女主持人,作为亲历者,她见证着这台“村晚”蓬勃生长。说起刘寨村“村晚“的起源,还要从村党支部书记刘俊珍的一个想法说起:过年了,很多在外地打工、生活的村民们都回到了老家,可一放下行李,很多人就“粘”在牌桌上,不但潜藏着滋生赌博的土壤,还容易引发村民矛盾。“说白了还是文化生活少,能不能想个法子把村民们从牌桌上拉下来呢?”刘俊珍来到了村里的幼儿园:“都说你们幼儿园的老师们有才艺,能不能组织组织大家一起演个节目,一块热闹热闹?”刘俊珍的提议得到了幼教老师们的积极响应,刘寨村第一届“村晚”开始筹备。没有舞台和专业的音响设备,节目也大都是幼教老师们平时教学时排练的,观众也大多都是本村的村民,但就是这么一场有些简陋的演出,却让村民们格外亲切。村里的麻将声停了,文化广场上“占座”的板凳马扎越来越多……从此,刘寨村的“村晚”就成了保留节目,舞台配置开始向“正规军”发展,节目形式越来越丰富,“收视率”也是年年提高,去年的演出,十里八乡的近3000名群众把演出场地挤得满满当当,让刘寨“村晚”变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有了乡亲们的热情捧场,“演员”们更是不敢懈怠,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准备节目。有些在外地打工的村民提前商量好演出节目,回到家一放下行李就加入了排练。做为刘寨“村晚”的一名“老将”,在村里幼儿园工作的张雪梅和同事们正在排练开场的舞蹈节目,她告诉记者:她和同事们每年都要提前排练、准备服装道具,几届“村晚”办下来,光服装就置办了十几身。除了这些“硬件”,“村晚”的演员们还紧盯着节目内容的“软件”创新。平时看到听到的移风易俗、生活热点都被搬上舞台寓教于乐。从刘俊珍拿出的历届节目单上记者看到,群众关心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环保、农业生产等内容以小品、曲艺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这些内容都是我们身边真实发生的事儿,大家看了更有共鸣,也就更容易受到教育。”张雪梅告诉记者,这种“身边人演身边事”的形式很接地气,能让大家迅速被带入情景之中,更加理解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村有2700多人,外出打工的有500多人。‘村晚’不但丰富了村民节日生活,更是梳理干群关系的良好平台。”刘俊珍告诉记者,每次演出开始前,村两委都会向村民们做汇报,趁着演出的热闹劲儿,平时工作中有什么不顺当的地方,村两委成员找到村民们一沟通,一些累积的矛盾也往往得到化解。“打破不良生活习惯,梳理干群关系和邻里矛盾,增强集体凝聚力。”刘俊珍说,刘寨的“村晚”会作为“保留节目”将延续下去,让这场乡村文化盛宴惠及更多群众。
记者手记: “花小钱”办成百姓心坎的大事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该如何实现?毫无疑问将是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取代落后愚昧,但受制于农村的经济状况,“大水漫灌”不如“精确制导”,“花小钱办大事”准确抓住乡村文化建设的“痛点”,考验着基层党组织的智慧。刘寨村两委用一个“好点子”和精心的组织,撬动了“乡村文化振兴”这张大牌,让全村文化建设进入良性循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闻推荐
本报鱼台讯(通讯员高照中)唐马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聚焦乡村振兴,综合竞争力、产业带动力、民生...
鱼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鱼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