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鱼米之乡丰收歌
■本报通讯员乔志宇刘创刘颖
天蓝如镜,稻浪如歌。仲秋时节的滨湖水城,丰收的喜悦与清新的稻香交融在一起,放眼望去,沃土良田万顷,一片金黄底色。
素有江北“鱼米之乡”之称的鱼台正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以“品牌兴农”战略为引领,为重塑“鱼台大米”金字招牌走出了一条全产业链发展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新道路。
笔者乘车从县城出发前往李阁镇驰润稻虾共作“新六产”体验区,鲁西南广袤的平原一望无际,小巧别致的村庄点缀其中,在平坦宽阔的公路上,我们不禁又回忆起鱼台那段刻骨铭心、翻天覆地的变化。
滨湖街道佃户李村“忆稻改”展览馆记录着鱼台奋力“稻改”的艰辛路程。“从1964年12月到1965年4月的150多天里,共建成排灌站64座,挖成干渠、支渠7396条,总长2757公里,搬运土石方1500万方,投入劳动力280多万个,种植水稻35万亩……从吃救济粮的落后县一跃变成农业先进县。”笔者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墙壁上的几张黑白老照片吸引了目光,其中一张尤为震撼:三九严寒的冬天里,新开挖的河道里人群密密麻麻,两人一组扛着扁担正抬出河泥。
“那是在最特殊困难的时期,鱼台县委带领全县人民改造自然、生产自救、开创历史的一次伟大壮举。‘稻改’见证了鱼台人同心同德、艰苦奋斗、造福后代的伟大实践,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稻改’精神已经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鱼台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
历史不能淹没,精神岂可废止。2017年以来,鱼台开始实施绿色稻米产业发展“五统一”战略,在“品牌兴农”的号角声中,鱼台大米再次昂首走进全国市场。
来到驰润稻虾共作“新六产”体验区内,产业农民正辛勤劳作着。“代表‘鱼台味道’的不光是咱家大米了,还得加上火爆的生态小龙虾。”望着眼前金色的稻虾田,园区总经理闫领阶很是兴奋,“今年园区种植了5500余亩‘五统一’绿色稻米,稻田地块边开挖虾沟进行生态小龙虾的养殖,这种稻、虾双丰收的农业生产模式,比原来水稻田综合效益至少提高了一倍!”
据了解,鱼台县绿色稻米产业发展实施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管理、统一订单收购、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战略,旨在实现产品标准化生产。同时,“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可以改善稻米品质,稻田为龙虾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摄食和生长环境,龙虾粪便和蜕壳又成为稻米的天然有机肥,从而实现稻虾循环共生、优势互补的“亲土种养”。该模式不仅仅保证了绿色稻米的品质,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更是通过举办两届中国·鱼台龙虾节,把“养在深闺待人识”的鱼台生态小龙虾一举推向全国各地市场,让今秋鱼米之乡丰收歌里演绎出了一段美妙的致富增收“双重奏”。
稻虾共作“新六产”体验区。■记者刘项清摄
新闻推荐
日前,在卫计窗口,小徐正在办理医师证变更,第一次办证的她,很担心自己准备的资料不够充分。就在她担心之时,卫计窗口工作人员主...
鱼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鱼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