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毛木耳产业发展势头喜人,种植户腰包鼓起来三个棚种毛木耳,年收入30多万元
毛木耳大棚内,种植户正在忙碌。本报记者马云雪摄本报记者马云雪通讯员乔志宇
洒水、通风、用草席遮光……鱼台县清河镇赵店村的种植基地内,毛木耳种植户赵鑫中,对棚中的菌袋倍加呵护。在鱼台,像赵鑫中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截至2017年底,鱼台县毛木耳种植面积达到7300亩左右,年产鲜耳39.8万吨,产值11.89亿元。
大街小巷晒木耳
利润可观腰包鼓起来
“总共7亩地,三个棚种毛木耳,每个棚大约8万个菌袋,今年收购价比去年又贵了2块钱,收入30来万不成问题。”赵鑫中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说,“你们来得正好,快开始采摘了,一年至少摘7茬,第一次采摘的质量最好,差不多就能收回本钱,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赵鑫中坦言,他种植毛木耳已10年,每天早晨7点就来到棚里通风、上水、避光,一直要忙到晚上8点。采摘季节,他还要从其他乡镇雇佣工人,一年光发给工人的工资,就能达到9万余元。“多亏县里集中扶持发展毛木耳,现在咱有了技术,也有了种植的资金,镇上周边全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我在家门口就能轻轻松松赚钱。”赵鑫中乐呵呵地说。仅赵鑫中所在的村就有木耳种植户70多户,村里大街小巷都摆满了村民采摘晾晒的木耳。
“合作社已成立10年,而赵店村也成为鱼台县最早规模种植的示范村。”鱼台县恒鑫木耳合作社理事长张华旭介绍,如今合作社木耳畅销广东、福建省,国外远销东南亚地区,参与的村民从来不愁销路。
“合作社一直以质论钱,统一配种统一指导,这样农户能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壮大。”张华旭坦言,现在线下线上相结合,网络平台零售让村民毛木耳单价提高。同时,合作社还与上海科技研究所合作,每三年更新一次菌种,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如今,张华旭所在的合作社产值已达到一年6000多万元,下一步,合作社计划进行食品深加工,用种植户+合作社+加工厂的方式,让毛木耳产业发展壮大。
“毛木耳之乡”扬名
乡村振兴不再难
“这里的毛木耳生产规模大,而且质量好,从农户手里收购后深加工,远销海外。”林海宁是济宁闽丰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福建跑来清河镇设厂投资,他对鱼台县的毛木耳产业十分看好。他正着手在清河镇采购一个毛木耳养殖基地,这样通过深加工,既给予农民技术指导,同时也有了原料产地,还能为当地带来税收。据了解,去年到现在,清河镇已经吸引了3家食用菌深加工企业,预计年底还会再新建5至6家。
如今,鱼台县的毛木耳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和“合作组织+示范园+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运作模式。建起5处规模在500亩以上的毛木耳高效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一处现代标准化优良菌种繁育中心和10处毛木耳菌包集约化商品化生产加工基地。目前,该县拥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40余家,毛木耳种植面积达7300亩左右,参与毛木耳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人员约7万余人,毛木耳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2017年底,鱼台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中国“毛木耳之乡”称号。
下一步,鱼台县将致力于提高现代毛木耳产业标准化示范园区的种植水平和生产档次,拓宽毛木耳产品加工增值和菌渣综合利用途径,逐步完善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新闻推荐
日前,鱼台县国地税联合走进县实验小学,为五年级的同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税法课”。课堂上,国地税宣讲员们结合同学们的生...
鱼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鱼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