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耳喜迎“丰收季”
■本报记者王粲
经过中国食用菌协会审定,在5月4日举办的首届中国(鱼台)毛木耳产业发展大会暨2018食用菌行业春季博览会上,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茂林现场向鱼台县政府颁发“毛木耳之乡”牌匾。
近年来,鱼台县把毛木耳产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通过资金扶持、龙头带动、技术指导、质量提升,毛木耳产业已成为鱼台县具有重要地位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毛木耳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5月的赵店村春暖花开,山林焕发新绿,记者走进鱼台县清河镇赵店村种植户赵新中家的毛木耳大棚里。一排排的毛木耳整齐排列,几名工人正忙着将晾晒好的毛木耳装袋入库,一派丰收的大好景象。
在其中一个大棚里,记者看到一排排菌棒上毛木耳长势旺盛,肥厚光亮,煞是喜人。赵新中介绍说,种植毛木耳冬天装袋发菌,入春能出木耳,一直到中秋节前后能收七茬。投资较小,管理方便,最重要的是风险小,市场行情十分稳定,很多时候木耳还没采摘,就已经被客户预订走了。
种植毛木耳之前,赵新中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忙活下来,收入只有两三万元。2008年开始,附近的村民开始种植毛木耳,并且有了不错的收益。在经过学习之后,赵新中渐渐掌握了种植技术,收益也一年比一年好了起来。
赵新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一个标准菇棚(1亩)基础投资大约在3万元,种植毛木耳菌包5万袋左右,总投资不到10万元。他一共有三个大棚,一年下来一个棚的平均纯收益在5万元左右,今年毛木耳行情不错,所以,像赵新中这样技术熟练的种植户一年收入个20来万不成问题。
“现在村里有70户村民从事毛木耳种植,毛木耳大棚面积达到240亩。”赵店村村支书赵松田告诉记者。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鱼台县食用菌种植大棚发展到6800余个,种植面积5860万平方米,其中毛木耳种植5000万平方米,年产鲜耳39.8万余吨,产值达11.89亿元,目前鱼台县已成为全国毛木耳生产规模最大县。
合作社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以前看别人种,不懂技术,也不会经营,不敢种。现在跟着合作社,有老师指导,技术上的问题基本都解决了。我们毛木耳种植户之间也建立了微信群,有事可以在群里向有经验的种植户请教。到了销售木耳的时候,合作社会组织采购商收购,啥问题都能帮我们解决。”种植户张丙亮向记者讲述着自己加入合作社种植毛木耳的经历。
在采访中,张丙亮多次提到合作社。他所说的合作社,就是鱼台县恒鑫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2008年创立,最初发起时只有3家农户,合作社理事长张华旭便是发起人之一。合作社创立后,得到了木耳种植户的广泛响应,到现在已发展到58户、200亩的种植规模,成为了带领农民创业的专业组织。
张华旭告诉记者,合作社的成立将过去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整体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改变以往一家一户规模小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成为农民进入市场,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目前,合作社还联系了专业科研机构,对毛木耳品种每三年进行一次提纯,赢得了客商们的好评。
除了线下销售、订单式的种植,合作社还主动开拓线上销售,结合“互联网+农业”模式,培育专门的网络运营团队,现在已经与淘宝、京东等网络营销平台合作,逐步扩大网络店铺,打造网络品牌旗舰店。张华旭估算,通过合作社减少中间环节,种植户平均可以增收14%,年平均可多收入1到2万元。
数据显示,目前鱼台县共拥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40余家,建成了一批毛木耳生产“一村一品”专业村,参与毛木耳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人员约7万余人。
随着鱼台县种植产业的扩大,更多的加工企业将目光投向鱼台。济宁闽丰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经理李海宁告诉记者,“去年9月份,我们与鱼台县签订了投资协议,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公司的生产线已经开始投入使用。”
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发展,鱼台毛木耳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和“合作组织+示范园+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运作模式和发展机制,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式的产业链雏形,发展实力显著增强。截至2017年底,鱼台县建起了5处规模在500亩以上的毛木耳高效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一处现代标准化优良菌种繁育中心和10处毛木耳菌包集约化商品化生产加工基地。
新闻推荐
本报鱼台讯(通讯员王跃张扬)鱼台县坚持问题导向,紧跟形势变化,聚焦基层实际,完善督查机制,回应群众诉求,主动亮剑“四风”,打造鱼...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