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大爱暖人间

济南日报 2018-04-07 08:51 大字

■本报记者张彦彦

生前系鱼台县科技局退休干部的张福庆,从2014年起每晚坚持出门拾荒。省吃俭用原本该攒下的十几万元退休金,却被他捐给了需要的地方,直到去世时存款仅有刚刚发下来的一个月的工资。

2017年6月17日晚8时许,74岁的张福庆老人像往常一样骑三轮车出门。胡同口处老伴李桂兰正与邻居闲聊,远远朝张福庆喊了一句“家锁门了吗?”张福庆没回头,抬起右手挥了几下,这次挥手却成了诀别。

张福庆生前是一位退休干部,退休后在家专心照顾生病的老母亲,是邻里皆知的大孝子。2014年母亲去世后,他开始了雷打不动的拾荒生活,每天晚上8时出门,经常捡拾垃圾到凌晨一两点钟。 “父亲退休工资一个月4000多元,母亲退休金1800元,我们三兄妹都有正式工作,根本花不到他们的钱,起初父亲拾荒我们是坚决反对的。”女儿张艳芹说,作为子女,父亲拾荒确实让人抹不开脸,更会给外人“子女不孝”的误解。

平日里省吃俭用的张福庆连菜都不舍得买,可钱究竟花哪儿了?“家里米面油都是孩子们买,平时买菜都是我,他省吃俭用,菜汤不舍得倒,用馒头泡一下就吃了。”老太太红着眼睛说,“老头子许给我了一只金镯子,等了多少年了也没等上。”

同样觉得不可思议的还有女儿张艳芹,她表示父亲前几年退休工资3000多元,最近两年涨到了4000多元,那么从拾荒开始到现在十几万元的工资款,到底去哪儿了,捐给了谁。

按照往常惯例,儿子工资一到账,张福庆的退休工资稍晚几天就会到账了。老人去世前几天,一直问儿子的工资是不是发下来了,看上去很着急的样子。按他偶尔透露出来的信息,是想为一对没有父母的双胞胎做长期捐款,每个月500块钱,捐上10年让孩子长大。“父亲在家里很少提及捐款的事情,怕家人反对,所以我们一直以为父亲做捐款是小打小闹,看到工资卡的余额确实有点震惊。”张永建说。

在张福庆老人的追悼会上,有十几位陌生人前来吊唁,这其中有他生前拾荒时认识的烤肉店老板葛波。从2015年6月与老人相识,他就自愿为老人留纸箱、矿泉水瓶,只因老人的德行令其佩服,也就此揭开了老人坚持拾荒的秘密。

“张老爷子夏天常穿一件白色棉坎背心,外边套一件浅色衬衫,干干净净的,说话客气、有素质,一看就不是拾荒老人。”另一位卫浴店老板任全新回忆说,老爷子曾说起过自己拾荒的初衷,是想退休后做点好事,把拾荒的钱还有一部分工资用来做捐助。

当一个个饭店老板还原了父亲拾荒的细节,小女儿张艳芹紧咬嘴唇不愿意去回忆。实际上,从2014年父亲开始拾荒,“拾荒”就成为这个家庭避之不提、又逃不掉的标签,为了反对父亲拾荒,他们曾试过锁三轮车、拔气门芯等办法,但就算是刮着大风、下着大雨,老人家一到晚上8点即使步行也要出门拾荒.

在张福庆的家中,儿子张永建搜集了父亲捐助的信息,但只找到几张正规捐款发票,还有几张父亲亲笔手写的捐款明细。最新的一张时间为2017年5月27日,也就是在他去世前20天,他化名“乐善好施”向县慈善总会捐款500元。时间最久的是1997年捐款金额为56.4元的捐款单,还有几张捐款名为“郑氏烤天下”、“80烤肉”等饭店名字,而写有他自己名字的捐款单仅有两张。

县慈善总会姜巧玲是老人捐款的经办人,在她印象中,老人每年都会来捐款,数额多在500元左右。“老人说话特别客气,穿着朴素干净,总是不留自己的名字。”在一张张福庆手写的捐款明细上,他潦草地记录下“济宁赵军”等30人捐款1万元字样,被助人是单县的一对重病父子。“我之前抱怨过父亲好几次,说拾荒人需要这几块钱填饱肚子,你不能和别人抢饭碗,但我爸总不说话。”现在回忆起来,张永建暗自愧疚,原来父亲是在干一件令人尊敬的大事。

虽已风烛,也要发出爱的光芒,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无疆;他的身影行走在时光里的大街小巷,他躬身弯腰的一刹那,已将虚荣击得粉碎;一叠叠寄向贫困家庭的汇款单,是希望,也是问卷,足以让我们每一位汗颜。老人已经离开,他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捐款单成为子女们最丰富的财富,他拼尽全力献出的爱心成为受资助人最温暖的一束光,他默默奉献的精神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新闻推荐

市政协驻村工作组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本报记者王粲抓党建,让基层组织强起来;促帮扶,让村庄靓起来;抓发展,让村民富起来……自驻村第一天起,市政协驻鱼台县唐马镇郑庄村工作组就一头扎进村民家中,倾心交流、收集民意,用心思考、精准施策,使所...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