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稻改”重塑“鱼台大米”
▲2017年秋天,鱼台县农民在实行“新稻改”的田间收获水稻(资料图)。
2017年鱼台县谷亭街道办事处八里湾村种植的1760亩水稻,亩产低的1300斤,高的达1500斤。对这个产量,村党支部书记马培如很满意:“每块地水稻一样的品种,长得一样高,大多地块产量几乎一样。”
更让马培如满意的是,收完了稻子,他就知道不用再去挨家挨户动员村民2018年继续旱稻改水稻了,“产量在那里摆着,不用做工作,肯定全部是水稻。”
马培如的信心,来自产量对比。周边村庄种的旱稻,产量一般在1200斤左右,有些地块只有八九百斤。更重要的是价格,旱稻每斤稻谷1.3元,水稻1.5元。总体算下来,每亩水稻比旱稻至少多收入400元。
“水稻米质高。”八里湾村村主任甄西兰说。她带头成立的谷物种植合作社,2017年包下了全村稻田里的绝大多数活儿。“水稻生长期比旱稻长一个半月。”她说,“相对来说,同一种作物生长期越长品质越好。”
八里湾村的村民说不出甄西兰这么专业的话来,可他们知道,旱稻米做出来的米饭是散粒,水稻米做出来的米粒粘连在一起。尤其是做稀饭,新产下的水稻米做稀饭,香味能飘出院子老远。
八里湾村的耕地2017年全部种的是水稻,起因是鱼台县实施的绿色稻米发展战略。
因为土壤和水质条件,鱼台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20世纪六十年代该县大规模实施的以水利建设为基础的“稻改”,让鱼台大米的名声享誉全国。可是,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打工后,有些农民为了省事,把水稻改成旱稻,个别人还在加工、流通过程中以次充好,“鱼台大米”昔日的荣光黯淡下来。
于是,鱼台县提出绿色稻米发展战略。“我们秉持着生态、绿色、营养、健康的发展理念,以绿色稻米生产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和品牌兴农的支撑点,加快推进农产品向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转变,促进全县稻米产业转型升级。”鱼台县委书记董波说。
鱼台县的绿色稻米发展战略,简单来说,就是“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管理、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品牌销售。也就是全程实施标准化操作,重塑“鱼台大米”品牌。
过于分散在农户手中种植的稻田,没法实行标准化生产。鱼台县出台政策,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逐步承担起实施绿色稻米发展战略的主角。2017年,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种植,鱼台县建起18处共1.7万多亩的绿色稻米产业示范园。
八里湾村就是18个示范点之一。被定为示范点后,村支书马培如想到村里2012年成立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流转了200亩土地,这些年来一直种着水稻;更重要的是理事长是村主任甄西兰,她完全支持改旱稻为水稻。于是,马培如和甄西兰入户解释种水稻的政策和好处。最后的结果是,全村1760亩稻田全种水稻,种子、育苗、浇水、打药、施肥、收割全交给合作社。
“村民觉得种旱稻省事,其实未必。”甄西兰说,与旱稻相比,水稻费事之处就是长达一个半月的育苗,秧苗插到田里后,二者的管理相同。但与水稻相比,旱稻除了生长期短,也有明显的缺点。用种量大,水稻育苗一亩地10斤种子足够了;旱田撒种要30斤种子,一斤种子四五元钱。去除田间野稻,是个很费事的活儿。水稻插秧需要先整田,又是耕又是耙又是灌水,刚发芽的野稻哪撑得住这么折腾,因此田间很少有野稻。此外,旱稻因为是撒播的种子,播种后如果遇上连续阴雨天,有些种子就烂了,这是旱稻产量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说到标准化种植,很好理解,用什么肥用多少,打什么药打多少,都有科学而严格的规定。就连简单的浇水,也让参与的农民知道了什么是标准化。有些农民以为,水稻淹不死,水是多多益善。鱼台县清河镇农技站站长冯明磊却告诉农民,稻田灌水分三个时期。前期,田里的水要浅,水深了土壤缺氧,苗小根弱受不了。中期,要勤灌水,前水不见后水,让土壤有充足的氧气,以培植稻根充足的活力。后期,抽穗后要干干湿湿,乳熟期以湿为主,腊熟期以干为主,这样最后水稻才能在活杆的情况下成熟,生产出来的米更优质。
鱼台县参与示范的农民,更多的是先看到效果的农民。他们把县里实施的绿色稻米发展战略叫作“新稻改”,虽然与20世纪六十年代的“稻改”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生产的标准化从而实现优质高效,后者是有了水可以种水稻。但他们觉得,“新稻改”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还会让他们生产的大米重振“鱼台大米”昔日的荣光。
农村大众报记者 孙成民 张天银
通讯员 乔志宇
新闻推荐
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市场监管取得新突破。先后组织开展了“清源2017”、“净网2017”、“秋风2017”、“固边2017”、“护苗2017”五大专项行动以及高校周边印刷复印店专项...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