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农民田中举养殖黑斑蛙获成功

农村大众报 2018-04-05 20:52 大字

  2016年,鱼台县王庙镇田吴村村民田中举,怀揣着梦想,返乡创业,进行黑斑蛙养殖。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他独创了野外驯养,食台网喂养黑斑蛙,让黑斑蛙这一来自湖南的特养新品成功在山东落地生根。  2015年,在南方打工的田中举发现南方人爱吃青蛙,市场需求量非常大。通过调查他发现自己的家乡鱼台水草肥美,非常适合养殖黑斑蛙。  “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周边没有养殖青蛙的人,而野生青蛙又禁逮。我就萌生了养殖青蛙的念头。"田中举说,他四处查找养殖黑斑蛙的有关资料,到外考察学习养殖产业,了解发展前景。  “想成功就得提前做准备,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就提前半年的时间,带着技术员一块去湖南学习养殖经验。"田中举说,2015年他带着两名技术员到湖南一家青蛙养殖基地学习。  为了不虚此行,出发前,田中举做足了功课,将鱼台养殖青蛙所面临的问题,一一列出,带着问题去学习。  与此同时,田中举还积极参加相关技术培训,购买有关资料。半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六次到湖南的养殖基地学习技术,花费费用近万元。  “大家都知道青蛙的眼睛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所以它们也只吃运动的食物,如何给青蛙喂食是我面临的第一大难题。"田中举介绍,他通过学习研究,发明了野外驯养,食台网喂养法。  田中举解释,由于他采用的是野外驯养法,需要了解青蛙的习性进行喂养。食台网喂养法简单的说,就是在每个喂养池摆放30个左右,长1.2米,宽1米和窗纱门类似的食台。青蛙在进食时,会跳到食台网上,食台网有弹性,上面的颗粒状饲料就会弹到空中,这样就变相的让食物运动起来,青蛙就可以自主进食了。  2016年学成回乡后,田中举立即着手试养,他在朱庙村承包了40亩地,开始了自己的黑斑蛙驯养之路。  田中举介绍,他把1亩地分成大小适中的三个驯养池,青蛙是两栖动物,每个驯养池中间有水池和陆地。每个驯养池投放3万尾蝌蚪苗。  由于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田中举的40亩黑斑蛙养殖场很快就建立起来了。   “养殖青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蛇鼠都是青蛙的天敌,所以,整个养殖场都用网布牢牢网住,并需要有人看护,此外,平时要定期严格做好防疫,随时观察青蛙生长状况,出现状况及时处理。"田中举说。  青蛙养殖的效益怎么样呢?田中举介绍说,现在黑斑蛙的市场主要在南方,每斤市场价格在22元左右。1亩地3个水池投放9万尾蝌蚪苗,最终成活长大的青蛙有3万只,每只平均重量在1两左右。“毛利润1亩地大概有6万元,刨除各种成本,净赚3万元应该没问题。"田中举说,他养的黑斑蛙今年已经被客户订购完。  在黑斑蛙养殖基地,记者见到了基地技术员范令华,他告诉记者,目前黑斑蛙的养殖还无法大规模扩展,主要原因是黑斑蛙的野外驯养成活率太低,不太适合普通村民养殖。  范令华说,今年养殖基地留了一部分青蛙做种,等这些青蛙成功产卵孵化,可大大节约成本。  “下一步,我打算成立一个养殖合作社,利用成熟的养殖体系,带动大伙创业致富。"田中举说。 

新闻推荐

鱼台县供电公司 清理树障安全供电

本报鱼台讯(记者张静通讯员李仲)为确保电网迎峰度夏安全,鱼台县供电公司从3月下旬起,组织人员针对春季植树和夏季树木生长情况,加大了对辖域范围内线路走廊内高大树木的修剪、砍伐力度,消除安全隐患,防...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