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鱼台大程村骨癌村民收到捐赠啦!本报忠实读者戚大爷送来600元钱和新棉衣 他用数本剪报记录“温暖济宁”

济宁晚报 2018-01-31 09:25 大字

红包上写着戚大爷对朱跟桂一家的祝福(刘伟栋 摄)

《济宁晚报》的爱心报道被戚大爷收集成册。(刘伟栋 摄)

昨日,本报刊登了鱼台县清河镇大程村全村为骨癌村民捐款治病的新闻。看到报道后,本报热心读者戚广生带着爱心物资第一时间来到报社,希望通过本报为朱跟桂捐款捐物。记者采访了解到,70多岁的戚广生老人常年关注参与爱心救助活动,在他的帮助下,贫困学子收到了上大学的爱心资金、独居老人盖上了新棉被、困难家庭一家人春节穿上了新衣……

本报记者刘锐

曾被热心人帮助,他也想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看到咱们报纸上关于朱跟桂一家的报道后,我心里挺难受的,5亩地刚刚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得了癌症这种大病,哪里还有余钱治病,我希望尽自己所能资助一下他们。”戚广生告诉记者,他到银行取了600元钱,又选了一件自己还没穿过的新棉衣,就来报社了,由于家庭情况特殊,无法亲自前往,希望通过报社将爱心物资交给朱跟桂,老人还专门准备了红包将捐款包好,并在红包上附上祝语,希望朱跟桂一家过个顺畅年。

戚广生是山东工具厂的一名退休职工,家中有瘫痪在床的老伴需要照顾。“老伴患病后,我们得到了身边许多热心人的帮助,平时帮忙搬下东西、搭把手,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让我心里感觉特别温暖。”戚广生说,老伴从1995年起患病瘫痪在床,至今已经23年了。在老伴患病之初,他们得到了单位、社区、邻居的热心帮助,因此也总想着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别人,近些年来,他一直都关注着《济宁晚报》报道的爱心活动。

多年关注本报爱心报道 见谁有困难就帮上一把

2011年,戚广生看到《济宁晚报》援助英吉沙的《爱心倡议书》,就带着孙女和外孙一起进行了捐赠。此后,他一直关注本报,只要看到有谁需要帮助的,他都会尽力捐钱捐物。“东西都不贵重,也是我的一份心意。”戚广生边说边拿出他的简报本,只见简报本一页页的纸上仔细地粘贴着近年来《济宁晚报》刊登的爱心活动报道。“这些年来,每当看到咱报纸上的爱心报道后,我都会将相关版面剪下来,按日期贴好留存,慢慢地就收集了厚厚的好几本。”他说。

戚广生告诉记者,近年来,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本报一篇关于黄庄一户困难家庭的报道——当时,老太太的儿子因交通事故偏瘫在床,她不仅要照顾偏瘫的儿子,还要照顾孙子,冬天因没钱取暖家中寒冷,生活十分困难。看到报道后,戚广生立即买了两床棉被托本报记者送到其家中,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七年来,在他的帮助下,贫困学子收到了上大学的爱心资金、独居老人盖上了新棉被、困难家庭一家人春节穿上了新衣……生活中,他不仅热心帮助别人,还带着孙女、孙子一起参加爱心活动。“孩子虽小,但我们应该一步步培养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希望后辈把这种好精神传承下去。”戚广生说。

记者手记

一份报纸温暖你我

电子阅读时代,公交车上、车站站台、咖啡厅内,随处可见人们拿着手机浏览新闻、阅读小说,手捧一本书、一份报细细品读的人却越来越少。戚广生老人这么多年始终坚持读报,心系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戚大爷身上,记者不仅看到了对阅读的坚持,更感受到坚持背后的温暖。这份信任与坚守更为我们纸媒工作者增添了奋勇前行的动力。

新闻推荐

鱼台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扎实推进

本报鱼台讯(通讯员付常雷)鱼台县抓住关键环节,严格依法依规操作,确保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推进。该县组织各村开展“换届我承诺”活动,对候选人和有意向参选人员进行“明纪警示谈话”;组...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