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 中国水周呼吁珍惜地下水

济宁晚报 2022-03-23 08:24 大字

本报记者 杨柳 通讯员 张梅

3月22日是第30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35届“中国水周”,主题是“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昨日,记者从市城乡水务局了解到,根据水利部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季度通报,近两年全市地下水位呈逐步回升趋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也实现新突破。

为配合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济宁市2018年实施了引汶入济补源工程建设,旨在充分利用大汶河水资源,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实现洪水资源化,回灌汶上东部、济宁北部及兖州西部地下水漏斗,改善沿线地质环境,优化配置区域水资源。工程自2020年8月通水以来,年可引水4200万立方米,沿途可补充地下水1000余万立方米,效益明显。

为彻底解决济宁城区公共供水对地下水源的依赖,改善用水结构,减少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2019年以来,济宁市先后规划实施了高新区长江地表水厂、任城区运河地表水厂建设。目前,长江水厂已运行,运河水厂今年将建成试运行,两水厂一期供水规模均为10万立方米/天。如期建成运行后,可每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5000余万立方米。

“济宁市将继续加大超采区项目治理工作,同时严格总量控制,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对于取用水量达到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不再新增用水许可;对于超采区范围内不再新增地下水许可;对于规划和建设项目取水,鼓励利用再生水、科学配置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市城乡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宁市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在人口和经济布局难以大规模改变情况下,水资源短缺依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保护水资源这一工作涉及到社会各行业领域,需要全体公民共同行动,努力形成共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全球仍有22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

新闻1+1

地下由岩石、沙子和砾石等组成的含水层中含有大量的水。这些地下水是许多泉水、河流、湖泊和湿地的水源,其补给主要来自渗入地下的降雨和降雪。地下水对于湿地和河流等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世界上许多干旱地区的人们完全依赖地下水。人们通过水泵和水井等将地下水抽取到地表,用于日常生活、食品生产和工业加工等方面。随着人口增长以及工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人们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此外,许多地区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修复往往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一些地方的人们不得不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其处理成本较高,有时甚至无法使用。

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仍有22亿人在生活中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勘探、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是各国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人类生存、适应气候变化以及满足不断增长人口的需求。

(来源:新华社)

新闻推荐

汶上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

本报汶上讯(记者孙逊通讯员刘忠林杨茜雯)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应急物资供应调拨十分重要。记者在汶上县应急防疫物资储...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