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双拥”起大潮 汶上县双拥工作巡礼
本报通讯员胡克潜陈圣青
近年来,汶上县在深入开展双拥工作中,以突出问题导向、解决双拥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痛点为突破口,不断强化创新组织保障建设、队伍阵地建设,全力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群众期盼、人民满意、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系、好机制,形成了军政融合、军民共建、配套联动、同频共振、全民双拥的良好氛围。
组织保障成为坚强堡垒
汶上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重要工作的头等位置,统筹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重点规划,同时列入全县各级目标管理考核奖惩体系。各级各部门成立拥军优属领导小组或拥军优属服务组织六百多个,配备专(兼)职干部1100多人,同时科学构建起上下联动、纵横紧扣的双拥组织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并常态化履行县委常委议军会议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军地互访、军地互办实事、走访慰问等双拥工作制度,在全县广泛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国防和双拥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活动。全县把国防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课程,把军训作为初高中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定期组织学生到国防和双拥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和培训。
阵地建设在汶上县也是与时俱进,建立了双拥网站,日常编发《双拥简报》,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等平台开设双拥专题栏目。投资600余万元,在全县城乡建设了双拥活动室360个、国防教育双拥文化主题公园1个,双拥桥3座,双拥广场22个,双拥街(路)17条,大型双拥宣传牌22个,刷写固定永久性标语2000多条,城乡街道两侧灯杆悬挂宣传道旗1100余幅,建起高标准双拥宣传栏600余个,印发宣传资料3万余份,优抚对象全部挂上了“光荣牌”,双拥热潮日渐高涨。
体系建设激发双拥活力
近年来,汶上县以突出问题导向为切口,倾力解决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最关心、最担心的问题与诉求,勇于面对矛盾热点、难点,主动作为,克难攻坚,形成了党政军一体,全方位覆盖的拥军优属科学体系。
汶上县以解决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三后”为核心,扎实做好军转干部和随军家属的接受安置工作,使涉军人员安置机制形成了体系化、科学化。汶上县建立了退役军人人才档案和企业用工岗位储备库,针对企业用工需求,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为退役士兵和随军家属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打造退役军人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30余个,出台退伍军人自主创业信贷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退役军人自主创业。近年来,针对双拥工作的重点,实行了对退役军人分批次到省、市荣军医院和县光荣院轮养机制。为军人军属就医开设了绿色通道,在门诊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均设立优先服务窗口。与此同时,全县公共服务行业、公共场所,对军人军属到处都是优惠优先或者免费窗口、专项通道。汶上县15处乡镇街道在所有社区、村居建立了双拥联络员制度,对社区、村居优抚对象实行月访制,定期上门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同时把爱国主义和双拥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日臻浓厚,保家卫国、送子参军的热潮持续升温。
军旗飘扬助推地方梦想
血浓于水,是新时代汶上县军政军民关系的真实写照,驻汶人民子弟兵在履行部队职责使命的同时,广泛参与汶上县乡村振兴、城市建设、扶贫攻坚、济困助学、联防联治等活动。近年来,驻汶部队参加各类抢险救灾活动270余次,抢救国家、集体及个人财产181次,扑救火灾120起,挽回经济损失8600余万元。捐资10万余元,帮助40名贫困学生圆梦。绿色军营与驻地中小学结成帮扶对子,定期组织军训、国防教育等助学活动,城乡敬老院、养老院的鳏寡孤独,都有自己的“兵儿子”。他们以军人大爱、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拥政爱民壮歌。汶上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记者梁汝腾)入秋以来,济宁市持续性降水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为最大程度满足粮农的生产资金需求,进一步提...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