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村的“中华一绝”
本报记者陈硕本报通讯员孔德双刘静崔妍摄影报道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可在汶上县中都街道小秦村,苦口的中药不仅仅是治病的良药,更是村民致富、打造幸福明天的“致富药”。近年来,小秦村借助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中草药加工、种植,擦亮了“中国药材加工第一村”的金字招牌。如今村民收入稳定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产业兴旺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四美三宜”美丽乡村新画卷。
记者了解到,小秦村的中药材加工及中药材种植远近闻名,更是全国唯一的柏子仁加工基地。其技术起源于明朝永乐二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中医药志》介绍:“小秦村柏子加工为国内首创,以洁净度高、破碎率低而著称,已成为中药材行业的上等精品。”小秦村由此被称之为“中国药材加工第一村”,该项加工工艺也被誉为“中华一绝”。随着中药市场的逐步扩大,小秦村的药材加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加工中药材种类以柏子仁为主,同时兼顾酸枣仁、芡实、山桃仁、杏仁、薏米仁,全村还种植生产中药材丹参、黄芪、黄芩。特别是在2006年,籽实类中药材加工工艺被济宁市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汶上县千方百计地把这一濒临灭绝的产业传承下去,将其打造成造福一方百姓的一项支柱产业,使中药材加工这一产业步入快车道,产业发展路子越走越宽。目前,小秦村已经发展了60余家中药材种植加工合作社,逐步由分散经营整合到集团化经营的运作模式。中药材种植加工户已由原来的几十户发展到现在的200余户,从业人员达到1000余人,每年籽实类中药材加工量达5万多吨,其中柏子仁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达95%以上,产品已占领安徽毫州、河北安国等中药材市场,并且远销到东南亚及欧洲地区,如今培育出150余户上规模的农户,年收入达到3000万元。
目前,按照中都街道统一部署,小秦村里已经成立了中药材加工协会,为村民提供技术培训、政策指导等多种服务。下一步,村里还将准备成立中药材加工商会,专业开展经济服务,集中村里的经营户抱团取暖,在不断开拓新订单的同时,力争为村民争取更大的回馈,进一步提高村民收益。
色选
称重
回收
晾晒
挑拣
脱壳
分类
车间
手筛
水筛
新闻推荐
杨义堂血性梁山,自古就是豪杰聚义的地方。民族抗战,鲁西南英雄遍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平、汶上、寿张、郓城等县交界处...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