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二)
孔维克(左)、杨晓刚在创作中孺子牛 孔维克 杨晓刚作品草图人物草图
“大众书画”专刊“春耕”主题创作报道今日进行到第二期。2021年2月25日,本报特邀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先生和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山东省青年美协名誉主席杨晓刚先生来到山东新闻美术馆,共同创作《孺子牛》。
——编者
题字:孔维克
画家简介
孔维克
1956年生,山东汶上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山东省画院联盟主席,山东画院院长。
杨晓刚
1972年生,山东济南人,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山东画院研究部主任,山东省青年美协名誉主席。
孔维克:珍惜韶光 笔耕不懈
牛年之春,万物生长。应大众日报之邀创作《春耕》画作,我想起“九九加一九,耕牛满地走”的民谚,想起“几亩闲田一犟牛,种瓜种黍度春秋”的田园诗意,也想起“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的吟牛诗。牛,不仅有勤恳坚韧、憨厚倔强的性格,更有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忠诚奉献的境界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学习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三牛精神”,应该结合自身工作,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去做。作为一位画家,我对艺术的理解是,作品要追求文化含量,更得接地气,启发观者的思考,传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理念。前不久,山东画院开展了山东省黄河文化主题采风写生,自菏泽东明至东营垦利的黄河入海口一路寻访,一路写生。鄄城县千年古村葵堌堆村给我印象很深,这个当年的省级贫困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我们为村里的老农画像,他们的形象那样朴实,那样平凡,却充满力量,就像耕耘的老牛。画家创作是“笔耕”,创作不负时代的艺术作品,是画家的责任与担当。“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新的一年,珍惜韶光,努力耕耘,创造美好。与读者共勉。
杨晓刚:记录时代 我心丰盈
自古以来,人们赋予了牛各种象征意义加以赞美。李可染先生在他的牛画中也曾饱蘸笔墨,写道:“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其为牛乎!”牛年之春,我们感受到“牛”转乾坤的振奋,更要学习牛的奉献和开拓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正在积极准备主题性作品;另外关于我们母亲河黄河的主题创作也在进行之中,我画的是《詹天佑与铁路大桥》,力争创作完成一件有价值的作品,记录历史,回馈社会。另外,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齐鲁文化的“二安”词意图系列创作,也在我今年的计划里。
创作是艰苦的,但用自己所能来做对社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内心是充实丰盈的,所以我时常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山东省青年美协前不久刚刚成功换届,我寄语年轻画家,向老一代画家学习,要深入生活,关注民生,创作接地气的艺术作品,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最后祝大众日报的读者朋友们身体健康,平安快乐,牛年大吉。
整理/本报记者 霍晓蕙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提高全镇医务人员对医保工作的认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日前,在康驿卫生院综合楼四楼会议室召开了康驿镇医保知识培训...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