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地头“脱毒”

济宁日报 2021-03-01 07:28 大字

本报通讯员魏玉季孔滋阳

“我是本村的,在这里干了6年多了,不耽误接送孩子,每天都能挣七八十元。”2月6日,汶上县次邱镇高庄村的地瓜大棚里,刘素霞告诉这样介绍自己的工作。

几十名工人正在分剪地瓜苗,一捆捆绿油油的地瓜苗被整齐地码放在墙角,准备装车发往新疆;地头的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全副武装”趴在无菌操作间的操作台上,小心翼翼地转动显微镜旋钮,剥离0.2毫米的一段地瓜苗,进行脱毒实验。一边是农业活“大老粗”,一边是显微镜下毫厘不差,短短几米之间律动着乡村振兴的新序曲。

“以前每年3月至7月我们开始剪苗,现在有了实验室,我们全年都可以出售地瓜苗。”济宁金藤薯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文学介绍,他们去年建成了山东金藤甘薯研究院,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济宁市农科院等机构开展地瓜苗的脱毒组培,并建立起智能温室大棚管理系统,原来育苗、剪苗需要看节气,现在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剪苗发货。况且,传统育苗的四级繁育体系需要4年才能完成,现在实现了两级繁育体系,当年就能出商品苗,地瓜产量提高30%的产量。

“这是龙薯九号,福建龙岩市农科所研发的,最大的优点是早熟,比一般品种早20多天上市。”刘文学自豪地说:“前几天刚发到河南开封20万株,明天还要往泰安发40万株。”除了龙薯九号,金藤薯业现在还供应烟薯25号、济薯26号、普薯26号等30多个品种。

高标准、规模化的育苗环境,和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山东省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让金藤薯业不愁订单。春节前,公司就已签了2亿株的订单。现在一年到头,公司育苗基地都在码薯、剪苗、装苗、发货。预计基地今年可年产优质脱毒种苗超过5亿株,成为全国最大的地瓜苗繁育基地。

新闻推荐

汶上县杨店镇 篱笆“圈”出俊颜值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陈惠路焕英李昆鹏)“原来这里是一个荒片,里面都是垃圾,靠着大路是真不好看;你看现在都平整好了,还用篱笆圈了...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