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外来媳妇八年如一日照料残障双亲 照顾家人是分内事 从没一句怨言

济宁晚报 2020-12-15 08:03 大字

一个困难的家庭她选择为爱坚守

本报记者杨柳通讯员郭瑾龙伟光

在异乡的土地,陌生的蓝天,她身材柔弱却内心坚强。她把自己的疾苦深藏心底,用孱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重担;她以孝为先,用真情温暖着这个不幸的家庭,感动着邻里乡亲,她托举起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更是一个希望,她用爱书写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她便是汶上县郭仓镇夏庄村村民修维娟,一个善良的85后,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农家媳妇。

2011年,烟台姑娘修维娟在外打工时认识了田延涛,修维娟活泼善良,田延涛朴素勤劳,两个年轻人逐渐走在了一起。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田延涛却选择了回避。修维娟多次追问,田延涛总是沉默,终于问急了,田延涛来了一句:“一句两句说不明白,要不你跟我回家看看吧。”

田延涛的父亲患有二级听力残疾,无法与人交流,母亲患有一级智力残疾,看到人只会傻笑,生活无法自理。此外,田延涛还有一个没成家的大哥。面对这样的家庭,修维娟心中没了底,在这样的家庭我能幸福吗?她一遍遍问自己:“我该怎么办?能承担起这份责任吗?”田延涛看到修维娟的痛苦纠结,这个不善表达的内向男孩一下子掉泪了,他心疼不已地对自己深爱的女孩说:“娟儿,我不能拖累你,咱分手吧。”那一刻爱人的真诚打动了她,这位善良的姑娘选择和自己的爱人共同扛起这个家,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面对亲人的反对、周围人的不解,她毫不犹豫地嫁给了田延涛,婚后丈夫外出打工,照顾公婆的重担便落在了修维娟身上。

既然选择了她就得替丈夫照顾好爸妈

“俺婆婆因为智力残疾,无法料理个人卫生,我就帮她修剪指甲,带她去理发、洗澡,看着她老人家清爽利索,我心里也畅快多了。”回忆起婚后的第一天,维娟微微笑着说道。从那天起,悉心照顾婆婆便成了她每天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公公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又患有听力残疾,很少与人沟通,常常自己一个人坐在台阶上发呆。为了让老人纾解心情,修维娟每天都帮公公泡茶、散步、聊天,还根据老人的口味变着法的做饭,时间久了,她的公公慢慢打开了心扉,敞开了话匣子,修维娟总是不厌其烦的听老人唠叨。当做完这些工作后,她就会来到大伯哥的房间,帮忙扫扫地、整理一下床铺、收拾一下衣服,并将换洗的衣物拿走……

5年前,公公突患心脏病住院了,当时的修维娟怀有身孕,丈夫在外务工无法回来照顾老人。面对着住院的公公、家里的智障婆婆,可把她愁坏了。一些邻居忍不住劝她:“小娟,图个啥?离开他家吧!”可她却坚定地说:“我既然选择了延涛,就得替延涛照顾好爸妈。”在公公住院期间,修维娟像个陀螺一样家里医院两头跑,每天早上为婆婆准备好一日三餐,然后匆忙赶到医院,像女儿一样给公公喂饭、擦脸、倒便盆。修维娟的妈妈知道后心里酸酸的,一个劲地说:“俺这傻闺女,对自己的亲爹娘都没这么好。看她天天忙得连轴转,俺真是又心疼又欣慰。”

亲力亲为照顾一家老小她获邻里称赞

在修维娟看来,照顾公婆和大伯哥都是分内事,因为他们都是家人。多年来,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残障双亲的穿衣、洗漱、喂饭、喂药、烫脚等这些繁琐而又日常的工作,她始终亲力亲为,从没有一句怨言。

在她不断经营生活中,现在一家人过得幸福美满。丈夫知冷知热、勤劳认干,孩子已经上学,受妈妈的熏陶小小年龄就知道孝顺爷爷奶奶。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身体恢复得很好,每当有人提起修维娟时,他都会竖着大拇指连声夸赞。智力残疾的婆婆近期情况改善很多,能记住自己的名字,知道家人的名字,还能自己出去遛遛弯,回家之后还会主动和修维娟聊天,告诉她今天村里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在村里只要提到修维娟,同村的乡邻无不称赞这位年轻的外来媳妇。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这个平凡的85后农家媳妇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人间最朴实无华的真情。

新闻推荐

“文明雨”滋养“振兴花”

本报通讯员李林张乐走进汶上县义桥镇,只见一座座村庄干净整洁,庭院优美,村民物质生活充盈、精神生活丰富,邻里和谐,敬老爱老,目...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