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儒运融合的“运河之都”
济宁城区的古运河河道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在全国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背景之下,“中国运河之都”的城市品牌让济宁更加引人注目。其实早在多年前,这座运河名城就已经坚实地迈出了保护大运河的步伐,并且每一步都贯穿古为今用的理念。抢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编制大运河济宁段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建设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加快推进南旺分水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济州古城、老运河十里画廊等项目建设……透过渐趋成型的运河地标,融入儒风大运的运河之都风貌也将更加靓丽。文/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许倩
【运河之都——济宁】
在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路径之上,济宁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中国运河之都,河道总督衙门曾设立于此;作为运河之心,控制着整条大运河命脉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也坐落于此。
缘起大运河,济宁在历史上曾铸就近千年极其辉煌的时代;更为亮眼的是,济宁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又是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集中体现地,儒运融合交汇生成的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主流和主脉……也正因为如此,大运河在济宁留下了无数的印记。
占据地利,成“运河心”
如今行走在济宁城区中,大运河的纹理和脉络依然清晰。太白路南侧,古老的大运河穿城而过,流淌着数百年的城市记忆,也激荡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4月20日,漫步于古运河两岸,仍有不少市民在此休憩,于他们而言,运河不仅是一个地标,更是当地的文化名片。
真正纵贯济宁的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元朝。元朝建立时,隋唐大运河已因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而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建都北京的大一统王朝,其所需物资无不仰给江南。为确保京城物资供应,元朝于1283年开挖了济宁至东平的济州河。此后不久,元朝廷又相继在1289年开通了由东平至临清的会通河、在1293年开通了连接北京的通惠河,将原来折扇状的隋唐大运河改造成为直线型的京杭大运河,运距比原来缩短了700公里。
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庆生介绍,山东段运河处在大运河的中枢位置,是整个运河的关键区段,济宁河段则是关键中的关键,而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个居高临下的南旺。
京杭大运河贯穿中国南北,而运河全线的至高点,就处在被称作“水脊”“驼峰”的汶上县南旺镇,以此为中心,北比临清高90尺、南比江苏沽头高116尺,形成了难以通水行船的拱桥状地形地貌,加上黄运交汇带来的困扰,一个“水源少”、一个“黄河扰”,就成为两大制约运河漕运而让朝廷最为头疼的难题。
“南旺通整个大运河便畅行无阻,南旺不通整个大运河就停摆了。”杜庆生如是说,“当时运河上每年通过的漕船加商船是12000艘,如何解决南旺‘水脊’通水通航的问题,就成了当时朝廷的一大‘心病’”。杜庆生说,“正是因为地理环境的这种特殊性和对于运河的极端重要性,才引起历代王朝对济宁段运河的高度重视。大运河济宁段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
明王朝为了确保南粮北运的成功,在元代郭守敬、马之贞“‘四水’济运,南北分流”的基础上,着重对重要河段大加整治。最为突出的工程是,工部尚书宋礼采纳汶上老人白英“引汶济运,南旺分水”之策,创建了南旺分水枢纽这一伟大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大运河的水源问题,保障了大运河近500年间的畅通无阻。杜庆生说,“济宁段运河在大运河运行过程中之所以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因为‘运河之心’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创建和河道总督衙门的驻节。在京杭大运河全线,这是济宁独一无二的优势。”
运河之都,辉煌传承
济宁段运河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催生了事关运河生存发展的三大标志性工程:“神经中枢”河道总督衙门、“心脏工程”南旺分水枢纽和“避黄保运工程”泇河运道。这其中,“神经中枢”河道总督衙门的驻节是济宁作为“中国运河之都”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运河之都”称谓的由来。
正因济宁段运河的特殊重要性,从元代到明清,当时的王朝都把治理、管理运河同时治理黄河的最高行政机构设置在济宁,也即现在所称的河道总督衙门。主要负责运河的行政管理,总理运河营防,掌管催调漕粮、护送粮船等工作。“我在查阅历代总督写给当时朝廷的奏折时发现,不少总督都习惯于把总督衙门简称为‘总河’,所以后人也常常把‘河道总督衙门’称作‘总河衙署’”杜庆生说。
不过,历史上各朝代对此的叫法有所不同。“元代叫都水监,明代叫总理河道,清代才叫河道总督。”杜庆生告诉记者,在当时,河道总督的级别是相当高的,“这是在朝廷六大部院之外设立的相当于今天水利部、航运部两
部职能的部院级机构。所委派的官员一般是正二品,但也不乏一品大员。据统计,仅明、清两朝,就有209任、190名朝廷大员属理总督。其下属的各级各类机构自然很多,因而济宁又有“七十二衙门”之说。“这是除北京、天津之外的沿运各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沿运各地无不听命于来自济宁的指令,无不受制于驻济宁的河道总督衙门,从而使济宁的地位凸显,理所当然地成为京杭大运河的河都。”
不仅如此,彼时河道总督在官员升迁任免方面也有不小的的权力。“他们不仅负责运河河道治理管理、黄河的治理及其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同时还担负协助朝廷考察、荐举官员的重任,对某些官员的政绩及任用可通过奏章直接密报给皇帝。”杜庆生告诉记者,“这充分说明朝廷对河道总督的高度信任,这说明河道总督衙门确实担负着考察和推荐干部的职能。”在“政莫重于治河,功莫大于漕运”的年代,济宁理所当然地成为统驭大河南北的又一个国家政治中心,河道总督衙门也名副其实地成为当时国家的神经中枢。当年在元朝担任枢密副使的马可波罗曾在游记里这样描述济宁:“济宁,这是一个雄伟美丽的大城,商品与手工艺制品特别丰富”“河中航行的船舶,数量之多,几乎令人不敢相信……河中航行的船舶往来如织,仅看这些运载着价值连城商品的船舶吨位与数量,就会令人惊讶不已。”
因河而生,因河而兴
运河的开通和漕运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格局,也催生了一大批运河城市和城市布局。济宁也因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漕运的咽喉,名列前茅的璀璨明珠,独领风骚数百年。
元代时,每年有100万担漕粮运抵大都,而济宁一个码头就能转运30万担,而在明清两朝,济宁担负起朝廷所需400到800万担亦即全部漕粮的转运任务。借助总督衙门聚集的人气和资金流、信息流,济宁很快发展成一个“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的繁荣商业城市,药材业、皮毛业、酱菜业、铁货业、茶叶业、陶瓷业、文具业、饮食业、服务业等行业的一大批商号开业于运河畔,形成了一大批远近闻名、妇孺皆知的老字号品牌。民谣“济宁州,赛银窝,南门靠着运粮河,小闸口里真热闹,税务街上买卖多”就是当时济宁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
当然,济宁历史上的繁华与“运河之都”的地位不可分割。“河道总督衙门设立于此形成了很好的资金流和信息流,当时南方很多的企业家慕名来济宁经商办企业,形成了八大商会,凝聚生成了以诚信谦和为核心的儒商文化。”杜庆生介绍,其实元代运河开通之后,最先带动的就是济宁工商业的发展。“元代时,济宁上交的税银占到全国第四位。曾有街道上百条,商铺上万家,辐射近百县,日进白银十万两,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规模。”
繁华不仅体现在工商业上,也氤氲在城市别致的格局中。“商业发达之后,富起来的商户修建了很多苏州风格的园林,据家在济宁城区、终生在济宁一中任教的赵玉正老师回忆,当时济宁城区的园林达100多处,这样就形成了‘河渠纵横、园林众多,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那样一种典型的北方城市少有的南方水乡的风光,因而被誉为‘江北苏州’”。杜庆生说。
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在狭长的湖面上伴河形成了曾经兴盛数百年的南阳古镇。在大运河沿线的“四大古镇”中,南阳是唯一保留历史风貌的古镇。古镇周围碧水环抱、运河从镇中心穿过,小巧玲珑的古镇犹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时光荏苒,如今在运河南岸,竹竿巷和宣阜巷依然留存着古老运河的记忆。竹竿巷总长约1公里,伴随着元代开凿运河应运而生。竹竿巷的竹业靠运河的开掘而兴,竹编技术也得益于江南竹编艺人的传授。随着运河的开通,江南的竹编艺人能工巧匠也顺运河来到济宁,他们靠河就近开店设铺,开馆收徒,传授技术。
在老济宁人的记忆中,运河沿岸的场景是鲜活而深刻的。时光交错中,传承下来的不仅有技艺,还有味道。“南门外,买卖忙,生意兴隆数玉堂”,这首民谣记录着昔日玉堂酱菜园的辉煌。300多年来,玉堂酱菜园在家族的代代传承中守候着运河的记忆。
水上突破,景上提升
对于有着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的标志性工程和特色地标的中国运河之都,济宁段运河不仅是活着的遗产,更是流动的文化。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汶上县会通河(南旺枢纽段)和小汶河两处河道,分水龙王庙遗址、运河砖砌河堤、柳林闸、十里闸等共计11处遗产点均成功入选。为保护遗产点汶上县会通河(南旺枢纽段),经过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连续10年持续不断的呼吁,在国家和省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济宁规划建设了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这处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在文物遗址保护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规划,让运河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据悉,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项目作为国家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配套项目,现已纳入国家大运河文化主题公园重点规划和山东省大运河规划建设重点工程。
在下功夫抓好运河遗产点保护展示的同时,如何深入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将文化资源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在杜庆生看来尤为重要。路径之一就是进一步打响中国运河之都品牌,以正在实施的“一、二、三、四”重点建设任务为载体,以运河文化为主导,充分发挥儒家文化、黄河文化、佛教文化、水浒文化、梁祝文化、红色文化的作用,打造以生态型文化旅游为特色、多元一体共生共荣的旅游组合。“通过整合文旅资源,在济宁城区打造除曲阜之外的济宁又一个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杜庆生说,当前首先把水上的游览做起来,从水上突破、从景上提升,游客可以以济宁城区为中心,东去曲阜朝圣、西到梁山观寨、南到微山赏景、北到汶上拜佛,把济宁的整个旅游带动起来。
在杜庆生的设想中,运河旅游是一个全域性、全国性的概念,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把思路展得更宽。要用项目化的思路,本着“少(项目要少而精)、大(规模要大)、高(预期效益要高)”的原则,在各运河城市之间,规划几个惠及运河全线全域的高大上文旅项目。
而今,运河特色水上旅游线路已经成为现实。“五一”期间任城区郭庄港到微山县南阳古镇水上旅游航线已正式开通,本地游客可从济宁各旅行社线下预约,外地游客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惠游购”实现预订。据悉,该项目通过整合开发沿途文化旅游景观带,形成从主城区乘船到南阳古镇的精品水上旅游线路,弥补从市区没有直达南阳岛的水上线路的缺憾。
悠悠运河,承载着邹鲁之城的繁华过往;汩汩水流,串联起运河之都的前世今生。
新闻推荐
“俺飞飞长年与轮椅为伴,街道残联和包保干部针对俺家情况进行了个性化改造,门口设置了无障碍坡道,卧室里安装了扶手,还给俺飞...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