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卖”花,成为乡村旅游新业态
这几天,汶上县汶上街道北坡村村民张永生家3亩土地上的油菜花花开正盛,一垄一垄的油菜花接连着其他农户的油菜花田,将浓浓的金黄色泼洒在田园里。
这是张永生第一次种植油菜花,此前的这个季节,他要么种植小麦,要么索性闲置。
如今,种植同一种观赏性强的大片经济作物,营造出“大地景观”,正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热门业态,在各地呈现。
全村人一起种“景”
“今年,村里3000多亩田地全部改种了油菜,种子是村里免费发的。各家负责种植,合作社统一进行管理。”北坡村党支部书记刘延成笑着说,全村都种同一种作物,主要目的是打造景观,带旺旅游,让农民从中受益。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刘延成就有这种想法。“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怎么才能留住人或者吸引人是村庄发展的一大难题。我的想法是用调整种植结构的形式集中营造作物景观,发展乡村旅游。村庄美了,游客来了,自然能带动村民增收。”刘延成告诉记者,他的这种想法得益于南下学习的经历。
去年,刘延成南下江浙学习,看到当地政府部门引导村民种植兼具景观和经济效益的作物。“这种种植方式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刘延成决心把这种模式搬到北坡村。
记者调查了解到,北坡村是全省许多村庄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大规模种植同一种经济作物,并结合发展农业观光产业,已经成为各地调结构促发展的新手段。
上周,泗水县桃花节开幕,大片的桃花吸引着各方的游客。“以前只为卖桃子而种桃树,现在种的时候就考虑花开时的景观效应,政府请来的旅游专家还特意做过规划呢。”当地一位农户说。
3月25日,宁阳县梨花节开幕,这一节庆已经在当地连续举办了二十三届,“农文旅”融合发展品牌效应凸显,不仅有力地推动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还培育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油菜花的溢出效应
北坡村油菜花一开,金乡、嘉祥等地游客纷至沓来。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加志说,3月底油菜花盛开后,来到汶上县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二成。
游客多了,北坡村村民张志民经营的农家乐生意也火了。张志民乐呵呵地说,住农家、吃农家饭的游客比往年同期增长了20%—30%。一些村民看着眼红,也在筹划开农家乐呢。
农户种植油菜花,收益也提高了。张永生说,以前有农户种植少量的油菜,菜籽榨油后自己食用。而如今,因为种植规模大了,有客商专门到村里来联系收购菜籽,一亩地产菜籽400—500斤,如果按每斤1.5元左右的收购价计算,收益比种小麦要高。
“结合旅游开发种植经济作物,不仅能保障农户的收益,还能美化乡村。”刘延成说,目前北坡村正在试验夏季种植向日葵、秋季种菊花,打造更大的“花海经济”。
旅游产品有待深度开发
用大片的农作物装扮成大地景观,最早出现在国外。20世纪50年代,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就开始在乡村种植大片或错落有致的作物,当作景观来装扮田园。比如法国的薰衣草、荷兰的郁金香等。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授吉小青分析,各地旅游竞争的加剧,促使当地政府引导乡村发展旅游新业态。而城市人偏好回归自然,寻找农业社会文明,规模种植与旅游观赏有机结合自然就成了乡村旅游发展新趋势。
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项目,除了观赏就是采摘。营造“大地景观”,如何避免雷同呢?吉小青表示,作物景观给了游客强烈的视觉享受,如果还能参与一些农事活动、深度体验,游客会更乐此不疲。比如,油菜花结籽时,可以让游客参与收获,自己动手榨菜油带回家等。
新闻推荐
清明节期间,汶上县寅寺镇开展了以“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村居、...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