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钟南山院士的半身像被刻画于一块高43厘米、宽30厘米的榆木上,生动传神:眼中传递出坚毅和无畏。郭氏木雕 一槌一刀,精湛传承600年
郭宗磊在创作中雷神山标识火神山标识木雕作品《大国担当》□ 本报记者 姜国乐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何西荣
眼中传递出坚毅和无畏,日前,钟南山院士的半身像被刻画于一块高43厘米、宽30厘米的榆木上,生动传神。这件运用深浮雕半圆雕技艺的作品,出自汶上县苑庄镇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宗磊。“钟南山先生这么大年纪了还在抗疫一线,我就想着发挥自身特长表达我的崇敬之情。”郭宗磊说,他精心挑选了一块存放了十几年的东北榆木,构思、构图、雕刻,经过近10天创作完成。
作品采用的技艺叫郭氏木雕,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
据郭氏族人相传及《郭氏族谱》记载,郭氏木雕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传至今已23代,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项目。郭氏木雕工艺于明朝永乐三年由山西洪洞县随郭氏迁居山东。明朝嘉靖年间,郭朝宾任工部尚书后,其弟郭朝宗作为郭氏木雕工艺传人带领族中木艺匠人参与了皇家宫殿及各地建筑的建设与维修,有许多宫廷用具作为郭朝宾的礼品献给皇帝及高官贵臣,现存宫廷内的木雕工艺品极有可能与郭氏有着不解之缘。随着岁月的变迁,郭氏木雕传人继承祖业和家训,其足迹遍及中原各地,流芳后世的作品及传人众多。
据《贺大司空祖考绩叙》《明故资政大夫工部尚书黄涯公墓志铭》载,在任工部尚书期间,郭朝宾及郭氏家族接连修复祭坛、宗庙、奉先殿、后宫、椒宫、甲观(藏书馆)、城郊河道、钓盾阁道等,郭公召集工匠动工,聚集材料务必节约,谨慎施工而不延误工程。根据兴华寺院碑文和郭林西南角三皇庙中碑文记载,在中都,郭尚书先后修复了南旺分水龙王庙、文庙、昙山顶峰、老奶奶庙及戏楼(戏楼每年农历十月一日唱大戏,也是当时最大的庙会)。昙山顶峰东侧修复了让贤庙,西侧修复了文昌阁、荣子墓碑。昙山北侧修复了兴华寺院,还有四面环山的三皇庙、关帝庙(遗址在郭林西南角),因其家族内能工巧匠较多,对当时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皇帝诰封为郭氏族人艺林苑。其后人因善于雕刻檀木和楠木而著称,被赐予檀楠之名。
第23代传承人郭宗磊介绍,郭氏木雕制作工艺独特,线条流畅,做工精细,古朴典雅,玲珑剔透,是工艺品中的上上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氏木雕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郭氏木雕传人重操旧业,广泛吸徒,其技艺流传全国各地。
2003年,郭氏木雕的第22代传人郭延福发扬光大了这一祖传技艺,在汶上办起了“木雕工艺斋”,形成了集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木雕工艺品新兴产业。其作品主要有仿古家具、佛像、仿古屏匾、笔筒等樟木、檀木、桃木、红木工艺品,并创作出具有山东特色的佛教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尚书文化等系列文化产品。第23代传人郭宗磊于2006年被济宁市评为“济宁市民间艺术家”。
线透圆浮多种技法
郭氏木雕工艺均为纯手工制作,其技艺独特而精湛,制作工序大致分为7个环节。做工前,需要把已选好的木材用药养好,药养时间为一年以上,使木材失性,干燥(但不可曝晒)后上窑烘烤,烤干后,再拼板或成型。木材成型后,根据不同的需要将图案绘在木材上,主要图形有龙、凤、蝙蝠、麒麟、花鸟、云子等民间传统图案。根据所绘图案,运用适合的工具进行雕刻。
雕刻又分为线雕、透雕、圆雕、浮雕等多种。有的线条流畅,有清、淡、静、雅的艺术效果,有的疏密得当、粗细相融、高低层次分明、玲珑剔透,还有的一种图案进行正反两面雕刻,使两面都能欣赏到一种图案,新奇玲珑可爱,需要高超的智慧和巧妙的构思。郭宗磊介绍,“比如说圆雕就是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这种雕法要首先按比例进行打坯,只有打好了坯,才能雕刻出传神优秀的作品。所以开雕之前,各角度方位怎么雕都要在心里想好了。”雕刻完成后进行砂光、上光,将打磨好的图案上底漆,干燥后再继续打磨。最后一步上面漆,需要将上好的底漆图案打磨后再上面漆,面漆要上三遍,前两遍须干燥后继续打磨,第三遍再上成型漆。
为保护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已投入20多万元在丁庄村建起木雕工艺作坊,并在县城建起了以展销为主的“木雕工艺斋”,支持和协助传承人收徒传艺。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还帮助销售产品,介绍参加文博会和交易会,使郭氏木雕工艺成为汶上县独特的民间工艺品牌。
“一定要把手艺传承下去”
3月15日,记者见到郭宗磊时,他正在一张松木屏风上雕刻一条龙,手中的刻刀上下翻腾,几分钟之后,龙便有了鳞片和利爪,张牙舞爪地伏于屏风上。“木雕技艺一直在郭氏族人中相传,爷爷把这门手艺传给了父亲,父亲又传给了我。”郭宗磊说,他从小就在木屑的清香中长大,看着父亲和爷爷雕刻,他也耳濡目染,木头和刻刀就是他的玩具。16岁那年,初中毕业的郭宗磊开始跟着父亲系统学习雕刻手艺,到今年已经有21个年头了。
郭宗磊告诉记者,雕刻屏风等家装,要使用松木或者椴木等白木,白木比红木软,更不易雕刻。“一般来说,黄花梨等红木整块的很少,价格也贵,更适合雕刻精细的工艺品。”木雕讲究刀具,雕刻不同的东西需要不同的工具,如三角刀是用来雕刻人物的头发丝、动物的毛发等,仅在打坯阶段就有近40种不同的打坯刀,而整个木雕的过程中则需要上百把刀具。刻刀都是自己做或者定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不能混用,“自己的雕刻刀就像朋友,你想怎么刻它都懂你。”
郭宗磊现在已经是山东省优秀文化人才,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济宁市民间艺术家,济宁市十大手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氏木雕”传承人,其创作的作品被评为山东省标志性旅游商品,旅游购物十佳品牌,其中《九龙桃木剑》,绿檀《关公》,桃木《枕头》《二龙戏珠寿星杖》等作品参加国内各种文化产业博览会、展览并获各种奖项。
郭宗磊告诉记者,自己不仅要学好家族手艺,也要把手艺当作自己的事业做好。2004年以来,郭宗磊先后收了32个徒弟,也多次开办过学习班。由于学习木雕手艺挣钱慢,有不少人都没能坚持下来。“愿意学木雕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因为木雕要数年甚至十年苦工才能雕刻出很好的作品,才能见到收益,很多年轻人都没办法塌下心来做学徒了。”郭宗磊说,“郭氏木雕并没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之说,我一定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知道木雕手艺,让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孙逊本报通讯员张明王宁郭瑾“我这一百多亩地要是用人工打药的话怎么也得四五天,现在用合作社的机械搞托管服务,半...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