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体温、消毒、登记,一人一桌、轮流就餐,职工李苓苓: 像监考老师一样定时巡查,心里很踏实
□王浩奇 杨伟 报道2月22日,济宁华城百灵服饰有限公司门口,工人进厂前测体温。□ 本报记者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胡克潜 杨伟
对电动车消毒、测量体温,换上公司统一提供的口罩,登记个人信息……2月26日早上7点20分,在位于汶上经济开发区的济宁华城百灵服饰有限公司门口,职工李苓苓经过了重重检查后才得以进厂。“大家好,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二三四五六’疫情防控明白纸……”放下电动车,坐到缝纫机前正好7点半,墙上广播开始播放疫情防控知识。
李苓苓说,这样的上班开启模式从2月17日就一直在重复。“宅在家里心慌,真去上班又担心感染,复工后看到工厂这么严格的管理举措我就放心了。”她说,往年工厂正月初八就开班了,今年晚了整整两个星期。她家在汶上县寅寺镇河湾村,距离公司20多里,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上班后她不再乘坐公司的班车,改为自己骑电动车,“虽然路上冷点、慢点,但是安全。”李苓苓说,为了挤出进厂检查的时间,她比平时要早来10多分钟。
汶上县军屯乡联络企业的工作人员魏阳正在大门口值班,他告诉记者,华城百灵是当地一家大型国际品牌服饰的生产基地,员工超过千人。2月15日开始,他们指导企业逐渐增加产量和用工人数,建立“一人一档”,实行出入口量体温登记、入场消毒、统一配发口罩、就餐错时分餐制、填写健康登记表,并早中晚对生产车间全面消毒,复工率已超过90%。
李苓苓有两个儿子,丈夫也已经上班。她出来上班的时候,婆婆帮忙照顾家里,17岁的大儿子放假在家,辅导弟弟功课的活儿就交给了他。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用,她平时干活非常认真,才干了两年就当上了缝纫车间4组的组长。疫情防控期间,她不光要管好自己,还要负责起全组32人的防疫工作。
上午10点,缝纫车间热闹非凡,600多台缝纫机的针脚上下穿梭、忙个不停,工人们正在专心致志赶制一批优衣库品牌订单。人机之间,李苓苓正一手握着体温枪一手拿着记录本,挨个为班组人员测量体温。每天上午10点一次、下午2点一次,册子上记得清清楚楚。忙完这些,她还配合工作人员对班组进行两次消杀。84消毒液只能消杀过道和操作案以下部分,为防止衣服沾上84消毒液后褪色,案面以上部分则需要改换酒精消毒。还要像监考老师一样定时在班组中巡查,一是不允许职工之间交头接耳,二是检查工人口罩是否滑落、是否佩戴规范。
11点45分,看着隔壁班组同事吃饭回来了,她赶紧招呼自己班组的姐妹们去一楼食堂吃午饭。饭前她带领大家洗手、消毒,然后各自领了饭菜,一人一桌、朝向一致,有序就餐。“疫情期间伙食比平时好了许多,饭菜一荤一素,免费吃,管够。”李苓苓排在队伍最后,领了饭菜,吃得津津有味。她说,开班以来,为了防止人员聚集,工厂实行轮流就餐制,从上午11点半开始,一顿午饭要吃到接近下午1点半。
下午6点半下班,李苓苓正好赶在天黑前回到了家。测体温、消毒、登记……进村时,又是一番检查。根据厂里的要求,到了晚上8点,员工还要自己在家测一次体温,李苓苓自己测的同时,还要督促班组其他姐妹,并以接龙的方式将测量结果发在班组的微信群里,最后由她再统一报备给厂里。“现在满脑子都是防疫的事,虽然一件事每天重复多次,但心里踏实。”她算了一下,从早上出村时开始,一直到晚上8点,她这一天光体温就测了7次。
新闻推荐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赵爱红)“以前春耕遇到问题,镇里的农技专家会隔三岔五地来地里帮我们解决,现在现场指导没那么频繁了,但网上...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