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大课堂” 送文化暖人心

济宁日报 2020-01-18 10:35 大字

本报通讯员宋同刘中山

“王大娘你看我刚剪好的这个‘年年有余’的造型,也不比张姐的‘花开富贵’差多少吧,在你的指导下,我三四天就学会剪纸了。”汶上县义桥镇北辛庄村村民任思霞拿着剪纸作品向王树甜请教。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最近两周的晚上,义桥镇北辛庄村村委活动室格外热闹。趁着在外务工的农村妇女回家之际,王树甜老人的“剪纸大课堂”如期开课了。年已72岁高龄的王树甜老人自幼跟随母亲学习剪纸,如今各种剪纸造型在她手里都是小菜一碟,平时的各种剪纸作品堆满了王大娘的床头柜。喜鹊、金猪金鼠、牡丹花、大红灯笼等造型应有尽有。“我觉得剪纸是老祖宗的文化遗产,有必要传承下去,让村里年轻的妇女也了解掌握这门技艺。”正是在这种想法的感召下,才有了每年年末的“剪纸大课堂”。每天晚上7点,吃过晚饭的王大娘都会准点来到村委活动室,悉心指导有兴趣的妇女学习剪纸。从剪纸的基本技法入手,分成动物、植物、五福贺字以及花脸4个模块分类教学,并且自创了剪纸技法顺口溜以便于大家迅速掌握。截至目前,今年“剪纸大课堂”开办11天以来,共有本村及附近13个村庄的近300人前来学习剪纸技艺,有力地传播了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8月份,义桥镇政府向王树甜颁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师团”讲师聘书,“这可是我第一个聘书啊,以后我也是咱政府认可的王老师了。”王大娘乐呵呵地说。

新闻推荐

特色种植业 引领乡村振兴

近日,成武县汶上集镇徐海村村民牛桂芝在承包的尚远果蔬合作社五彩椒大棚内劳作。在汶上集镇,许多农民像牛桂芝一样,把自己的...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