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传递 爱暖人间

济宁日报 2020-01-12 13:56 大字

本报记者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胡克潜殷壮

2020年1月2日,元旦第二天,随着年关将近,年味也渐渐浓了起来。家住汶上县汶上街道大刘庄村的老人张秋兰早早起了床,不仅收拾了自家的院子还上超市准备了一大桌菜。“素华他们今天来包饺子,今年一定得留住她们吃个团圆饭。”老人笑呵呵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

老人口中的素华就是汶上佛都志愿者协会会长王素华,多年前,老人的儿子遭遇意外去世,儿媳无奈改嫁,只留下老人和年幼的孙女相依为命。当时王素华和商茂东了解情况后当即就来到了老人家中慰问,打扫卫生、拉拉家常,这一来就是5年。

谈起佛都志愿者协会有两个不得不说的人,一个是起于筚路蓝缕最终积劳成疾的协会创始人“老黄牛”商茂东,另一个就是坚持不懈薪火传递的现任会长“女汉子”王素华。

“商大哥十分喜欢雷锋,不仅信雷锋、学雷锋而且还做雷锋。”王素华说,在2010年的新年前夕,正在浏览贴吧的她被一个寻找志愿者的帖子吸引了。“干干瘦瘦的小女孩”“行将就木的老人”“身患重病的青年”眼前的一张张图片让王素华落了泪,这个帖子的发帖人就是商茂东。后来王素华就加入了商茂东的志愿者小队,一同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2012年为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商茂东、蒋宁宁、王素华、王婷4人在网上达成共识组建了“佛都志愿者”协会。

“谈起慈善事业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动辄捐款几百万的大老板或者是大明星。但我觉得,慈善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普通人才是慈善事业的主角,只有咱们这样的普通人加入进来,那样才能帮助更多的人。”王素华说,协会现在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已经75岁,最小志愿者只有六、七岁。志愿者们通过微信群、贴吧等网络平台招募了众多的志愿者,一传十,十传百,志愿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如今,佛都志愿者协会从不到10个人的救助小队,已经发展到现在800多名会员的大协会。救助群众也从最初的几户贫困家庭到现在的400余户,受益群众达4000余人次。

“我们建会之初,就提出了‘十元年夜饭’的倡议。希望通过募集志愿者、好心人每人10元的善款,为困难家庭送上年货,让困难家庭可以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王素华介绍,活动已经连续办了7届,除了“十元年夜饭”活动外,该协会还组织了《鼓翼高飞10+10》爱心小组,和爱心妈妈小组,每月根据困难的孩子的实际需求,在学习、生活、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帮扶,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8年来该协会已组建《鼓翼高飞10+10》爱心小组45个、爱心妈妈小组20个,吸纳社会各界会员800余人,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共计400多次,救助困难学生老人共计2700余人次,累计捐赠物资价值超过90万元。

新闻推荐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访市政协委员靳霜立

本报记者梁琨“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济宁市要聚焦推动文化‘两创’...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