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市场监管局第一书记服务队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立足产业振兴 破解发展难题

大众日报 2019-11-26 09:52 大字

□ 本报记者 王德琬

本报通讯员 宋 峥 周倩

“我现在在汶上县杨店镇孟海村的瓜田里,大家听说过‘泗汶西瓜’吗?老百姓常说,吃了泗汶瓜,解渴把暑下,伏天更可口,冰糖不如它!”这是济宁市市场监管局驻孟海村第一书记冯华东,为宣传推介“泗汶西瓜”录制的短视频。只见他不顾天气炎热,手托鲜翠欲滴的“泗汶西瓜”,积极地为其现场打call。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今年7月16日,济宁市市场监管局选派的第一书记王令芝和冯华东来到杨店镇,带着局党委的殷切希望和嘱托,他们迅速投入到为乡村服务的热忱中。而重塑“泗汶西瓜”品牌,规范种植标准,扩大产业规模也成为他们驻村工作的突破口。

“孟海村地处小汶河滩区,‘泗汶西瓜’因此而得名,河流滩区优质的沙土地富含矿物质,生长的西瓜具有个小、皮薄、甜度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济宁地区很有名气。”冯华东告诉记者。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家一户的零星种植不能形成产业规模,经济效益也未能满足农民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泗汶西瓜”便逐渐地销声匿迹。

间隔30年,重塑“泗汶西瓜”品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泗汶西瓜’绝迹之前就已经存在品种不纯的问题,如何在同一块土地上种出地道的‘泗汶西瓜’是一场考验。”王令芝告诉记者,他们赶赴东平县观摩西瓜种植强镇的产业发展,与山东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合作,在西瓜的生育期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保持品种纯正,解决在种植、田间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

而在孟海村的西瓜种植示范田里,种植户算出来的收益账也为其他农户提供了致富样本。“我种了35亩西瓜,一亩地能收获9000至10000斤西瓜,除去种苗、肥料、人工、管理等成本,纯利润为3000元,而种植‘一麦一棒’的纯利润为每亩三四百元。”孟海村村党支部书记孟现来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里打算将村集体的土地全部流转给大户种植西瓜。

身为第一书记,王令芝和冯华东也在为乡亲们的幸福和村子的致富孜孜不倦地奋斗着、谋划着。“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为了引导农户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我们将在杨店镇成立专门的品牌指导站,做到‘在指导站指导品牌建设发展,在田间地头指导种植的规范和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西瓜产量,促进产业有序健康长远发展。”王令芝说。同时,第一书记们立足实际,以“商标富农”助推乡村振兴,培育发展地理标志商标,围绕杨店镇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大力推动“泗汶西瓜”“汶鑫黑猪”和“富硒、锌全麦面粉”等品牌创建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群众。”济宁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侯典峰说,在市场监管任务重的情况下,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在政治上考量、大局上行动,“抽硬人、硬抽人”,把精兵强将派到乡村振兴和服务民营经济第一线,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第一线,目的是服务中心大局,真正体现出市场监管人的担当。驻村工作才刚刚开始,下派干部要始终牢记使命,接地气、增底气、提士气。吃透摸准情况,民营企业服务队和乡村振兴服务队要分别吃透企业情况和村情村貌。厘清服务清单,建立责任台账。精准施策,要把帮扶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抓住重点精准发力。严守纪律规矩,洁身自律警钟长鸣。强化领导带头‘一盘棋’,确保各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不忘使命和担当,孟海村的第一书记绝不是个例。济宁市市场监管局驻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店子村第一书记叶树杞发扬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完成与各村干部单独谈话的基础上,细化类别,突出重点。先后对支部党员和村内困难户进行了入户走访,全面了解村情民意,详细汇总分析店子村的基本现状,共同研讨振兴途径,谋划商定远期发展目标。驻金乡县胡集镇李莫楼村的郭新强进村时,恰逢台风“利奇马”携狂风暴雨来袭,恶劣天气造成李莫楼村贫困户莫对常(智力残)家房屋大面积损毁。郭新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看受灾情况,与村“两委”商讨具体修缮方案,并积极联系镇扶贫办协调资金1万余元,及时对倒塌的屋顶及院墙进行了翻建和修缮,得到群众的好评。他还计划运用党支部+公司+N的模式,流转建设用地,建设规模化二手车交易市场,并能由此带动附近几个村庄的经济发展,形成二手车交易产业市场。

新闻推荐

全省道德模范信秀荣 为一句承诺,义务赡养聋哑老人22年

10月17日,信秀荣(左)来到济南,参加全省道德模范座谈会。(资料片)□本报记者王浩奇本报通讯员胡克潜李瑞宁汶上县中...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