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联产一路迅跑 阳城煤电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通讯员张凯
济宁能源阳城煤电发挥煤电联产优势,加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安全、绿色、智慧、高效、和谐”新业绩。先后获得煤炭行业“太阳杯”“全国煤炭工业一级高效矿井”“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等荣誉称号。
双防双控,实现安全发展高质量
阳城煤电始终坚持“不安全不生产,抓安全促生产”的理念,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通过健全“双防”组织机构、管理系统,执行“1+4”评估模式,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目标管控。建立了从矿长到职工 “五级”安全岗位责任制,建立了全矿371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AB岗” “四勤”“四到位”“六必到”等现场安全管理法,保证24小时都有充足的安全管理技术力量在矿值守。建立“区队、班组、岗位”三级安全教育网络体系,搭建“阳城煤电智慧云学习考试平台”,将“互联网+”延伸到职工安全教育领域。
低碳环保,资源综合利用高质量
煤电联产显优势。电厂利用高效循环流化床锅炉等先进设备工艺,实现了煤矿洗煤副产品就地消化利用,年消耗洗混煤40万吨、煤泥20万吨,煤矸石、洗中煤掺烧比例达到75%,节约了大量优质煤耗,年节省标准煤燃料成本3000余万元。
产业延伸助发展。阳城煤电充分发挥联产优势、集聚辐射效应,创新“煤-电-热-汽-建材”多产业共生的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两期投资1亿多元,对两台机组进行了打孔抽汽、高背压改造,向汶上化工业园区最大供汽能力80吨/小时,向汶上城区供热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绿色低碳促环保。投资2500万元对电厂两台机组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每年可减少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近400吨。煤矿投资700余万元建设了井下磁分离水处理系统,井下污水直接处理,再循环再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通过斗轮取料机和皮带传输、管道循环输送至电厂既节能环保,每年还节省运费近1800万元。投资约1800万元,对煤场、矸石堆场和电厂3个重点区域,进行了25项环保基础设施改造,建成了1万余平方米的封闭式储煤场,实现了“产煤不见煤”。
科技引领,智慧矿山建设高质量
提运系统升级。提运系统通过井上下皮带系统集控自动化改造、岗位机台自动化改造、选煤厂动筛浅槽改造等提效减员近百人。
采掘系统升级。制定了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和掘进工作面远程控制系统实施方案,以装备升级推动开采方式的变革,为智慧矿井建设装上“新引擎”。坚持“两面连采,深浅结合,两翼接续”,采掘布局科学合理。采煤工作面全面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工作面煤炭回收率达到85%以上;条件适宜的煤巷、岩巷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掘进。采掘系统引进使用单轨吊机车、巷道修复机、全岩综掘机、履带式远距离喷浆机掘锚一体机等自动化装备升级,不但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提高作业效率,还减少用工140余人。
监控系统升级。调度集控,实现物联?互联。完善井下远程监控系统,井上下视频监控全覆盖,大部分地点能实现人工巡检替代,调度指挥实现通信、调度、广播、报警、监测等多项功能在线集控。在井下成功运用4G通讯技术,实现地面与井下的语音视频通信、实时视频监控,有效提升调度管理效率。
精打细算,经营效益与效率高质量
阳城煤电推行全面预算预警管控,科学合理制定经营成本指标,形成“矿一职能部门一区队一班组”的指标分解体系。推行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严把物资材料“计划、领用、考核”三关,实施费用归口包干预警管控。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精简组织机构12个,减少管理岗位51个,实现“一线饱满、辅助精干、机关精简”,年可节约人工成本200余万元。对全矿机电维修工实行ABC三级绩效管理,实现了由领工资向挣工资的转变。后勤岗位全部自营,节省各类费用达260万元/年。
新闻推荐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李瑞宁)汶上县中都街道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目标任务,着眼打好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