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显诚信

济宁日报 2019-06-25 10:02 大字

本报记者梁琨

本报通讯员江楠李秀明

“真是太感谢兴红大姨了,这一万四是我爸起早贪黑小半年的收入,平时省吃俭用几十块钱的衣服都不舍得买,要是没找到说不定得急出病来。我爸再三嘱咐我得好好谢谢拾金不昧的恩人,多学习传播这些正能量……”6月20日,在汶上县康驿镇李集村,该镇李园村村民范存生将印有“拾金不昧 道德高尚”的锦旗送到刘兴红手中。

6月15日下午,刘兴红在自己粮食收购点忙碌,她看到靠近路边有个黑色的包,她以为是别人乱丢的垃圾,刚要去捡回来扔进垃圾桶,后面一辆车快速行驶过去,正好压在包上面,红红的一叠百元现金从里面露出来。“这是谁这么粗心丢了这么多钱!”为了找寻失主,刘兴红打开钱包,发现里面还有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这些重要证件。身份证显示失主是同镇李园村的村民范恒喜,没有一刻犹豫和耽搁,刘兴红赶紧将自己捡到钱包的事情告知了李集村村委,李集村支部书记王林生联系到李园村支部书记李夫元,通过证实,该村确实有个叫范恒喜的村民,平时开着四轮车跑运输,当天下午路过李集村去送货。

当李夫元找到范恒喜的时候,范恒喜刚发现自己的钱包丢失,正在焦急寻找。两个人带着礼品赶到刘兴红家,经过现场核实,证明钱物确实是范恒喜丢失的。拿到失而复得的钱包,他激动地说:“真是太感谢了,我这刚发现,急得不行的时候,李书记就告诉我好心大姐捡到了钱包。”

范恒喜又拿出五百元现金感谢刘兴红,不过礼品和现金都被刘兴红婉拒了。“我都没仔细看有多少钱,就想着人家钱包丢了肯定很着急,赶紧想办法联系失主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刘兴红憨厚地说。

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范恒喜的儿子受父亲委托给刘兴红送来了锦旗,一为表达谢意,二为传递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社会正能量,让文明新风传习开花。

新闻推荐

做学生的引路者

汶上县康驿镇卅里小学刘学敏做了多年的教育,如何让孩子们在各方面更优秀,找到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方式和感悟,这还得需要我们做...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