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跑团 为梦集结 他们,让马拉松变成身边的全民运动

济宁晚报 2019-05-24 10:01 大字

本报记者 盖鸣霆

马拉松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运动达人。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群特殊的马拉松爱好者。虽然组建团队仅仅三年时间,可他们凭借着不凡的实力,迅速发展成近千人的大型团体,并且一路在“南征北战”中创造光荣无数,用自己的坚持与不懈,为“不抛弃、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他们就是来自“汶上跑团”的马拉松达人。

各尽其才 非专业团队尽显专业范儿

说起“汶上跑团”,不得不提起跑团的队长——路鹏程。他的本职工作是国家电网的一名员工,由于一直喜爱马拉松,而且发现身边也有不少热爱马拉松的朋友,便想着组建一个团队一起运动。“起初我们只有四五个人,活动也相对随意。后来,我们在跑步过程中遇到身体素质好、有潜力的人群就主动打招呼,希望对方能够加入。不到两个月,团队就扩大到了几十人。很快,迅速在运动一族中声名鹊起,短短半年,队伍就壮大到了100多人。

董华飞是团队的“元老”,也是发起人之一,三年的时间里他见证了队伍逐渐走向专业化。他告诉记者,队伍壮大后,大家集思广益设计了队服、队徽,还拥有了“汶上跑团”这个响亮的名字。

此外,考虑到团员们来自各行各业,为发挥大家的优势,便成立了技术训练部、活动保障部、宣传推广部、医疗保健部四大部门,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我们的团员里,有的是医生,为大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救治;有的来自媒体,适合开展宣传策划;还有体育特长生,适合开展专业训练。别看我们不是专业选手,但是我们的团队建设、发展目标绝对是专业的。”董华飞说。

屡获大奖 科学训练不断提高成绩

在汶上街道北门社区的跑团活动室内,有这样一面荣誉墙,上面挂满的全是奖牌。这些都是队员们近年来获得的荣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团队通过集体约跑、分组训练、组队参加马拉松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团员的长跑水平,已经有130多人相继完成了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超级马拉松、50公里越野赛以及100公里越野赛。团队先后组织500多人参加了北京国际马拉松、青岛国际马拉松等大型比赛并屡获大奖。

李岩是团队里为数不多的女性马拉松精英选手,前不久在曲阜马拉松比赛获得女子组冠军,可她却是2016年零基础加入团队的。她告诉记者,当初加入跑团,就是刚生完孩子身体发福。结果没想到,通过一天十几公里的锻炼,很快就瘦了下来,身材匀称了、精神也更足了,加入团队当年便挑战了女子马拉松。与之类似,成员杜磊也是为了锻炼身体加入了跑团。由于自己是退伍军人,身体素质较好,而且训练过程中又比别人拼命,因此加入团队当年也挑战了半程马拉松,第二年挑战了全马。

郑学军是团队中的训练指导,他告诉记者,虽然大家都不是专业选手,可每天都会在一起训练,并经常召开交流会,探讨更为科学的训练方式,不断提高成绩。“今年春天,我们参加浙江马拉松接力赛,获得全国第四名的成绩。要知道,前三名可都是专业运动员啊!能获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投身公益 精神感召成最大凝聚力

如今,“汶上跑团”的队伍人数已达上千人。尽管人多,可组织成员从不轻易接受赞助,始终保持纯粹的体育精神,因此团员之间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团队里年纪最大的队员张旗厚说:“马拉松是一项挑战极限运动,我们想把它变成一项全民运动。就拿我来说,虽然已经年近六旬,可依旧在赛场驰骋。希望我们在普及全民健身理念的同时,更为广大健身团体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汶上跑团”正着手注册马拉松协会,并不断开展公益活动,比如开展心肺复苏公益培训、plogging(跑步拾垃圾)活动等,将体育运动与公益事业结合在一起。此外,由于每天保持户外训练,一路走来团队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儿数不胜数。去年,团队在一次训练过程中恰巧遇到一辆三轮车不慎跌入沟中,成员们赶快伸手施救。

“我们热爱马拉松,不仅因为它能锻炼身体,更是对人意志的一种挑战,马拉松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已经内化到我们每一个队员的心中,它教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应该是不抛弃、不放弃。”路鹏程说。

新闻推荐

整治大气污染 共护一片蓝天

本报记者盖鸣霆通讯员王翔赵爱红近年来,汶上县寅寺镇坚持“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