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奔走在田间地头为农服务 徐卫军带领郭仓农民连创小麦高产纪录

农村大众报 2019-04-09 16:18 大字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当前正处于小麦快速生长期,这辈子我就喜欢干这件事,搞小麦栽培研究。”汶上县郭仓镇农办主任徐卫军开门见山地说,“同是一片天,同是一块地,同是一个小麦品种,为什么产量有时能相差一倍?”“种植小麦太辛苦了,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些问题,徐卫军已经整整探索了22年。

“身上不带点土,脚上不带点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基层‘农田指导员’。”说着,徐卫军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取出两个物件:一把磨得锃亮的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他说,这两件工具就像医生的听诊器,小铲子是用来挖土看墒情和小麦根系生长情况的,钢卷尺是用来测量小麦的株高等生长状况的,这样就能随时为小麦“做诊断、开处方”。

今年正月初七刚上班,徐卫军就带着他的“听诊器”动身赶赴全镇各村麦田,为农民传授控制麦苗旺长的技术措施;正月初十,他又带领农办全部工作人员来到麦田里,用钢卷尺实际测量畦宽和行距、株距,详细讲述各高产品种的生长习性和对株行距的要求,当场解决村民们亟待处理的问题;正月十五元宵节,徐卫军在隋村查看小麦春管情况,又专门到种粮大户隋振桥家里“传经”:“来的路上,看了你新种的6亩‘平安8号’,长势不错,但是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肥水要注意跟上。”促头数,增穗粒数……整整10天,徐卫军跑了18个村,总结出了小麦种植的“三利三不利”,并为各村开出调理“药方”。

就是凭借着这种为民服务的精神,徐卫军取得了一系列小麦种植方面的成绩:指导隋村种粮大户连续两年亩产超600公斤;“十一五”在汶上县创造百亩连片亩产749.8公斤、千亩连片亩产680.8公斤高产纪录,他还根据小麦品质生态探索提出“村级龙头种植+基地+农户”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优质优价”的优质小麦产业化开发模式,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和企业优质小麦原料不足、质量不稳的难题,促进了郭仓镇小麦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与此同时,他还培养出一支以农办成员为主力军的小麦栽培创新团队,及时为各村提供技术咨询。

由于徐卫军采用“边研究、边实验、边推广”的有效形式,使他取得了农田种植的重大应用价值,郭仓镇老百姓都知道,“要想创高产,咋种?咋管?咋收?问‘徐管家’准没错!”栽培重点时期,种粮户直接打他的手机咨询,带着麦苗麦穗找上门成了家常便饭,徐卫军也成了郭仓村民的农田“土管家”。(刘长春张岩)

新闻推荐

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镇 南旺镇创新社会治理结硕果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张肇伟)3月10日,随着汶上县南旺镇寺前四村一处废弃加油站的彻底拆除,现年54岁的该村村民房根青瞬间激动地...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