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如亲生女儿般坚持为公公进行康复治疗 “有公公在,我们一家就是完整的”
本报记者 盖鸣霆 通讯员 杨伟 胡令云
“爸,我喂您吃药”、“爸,该给您做按摩了”、“爸,该吸氧了”……汶上县军屯乡北陶村的李月玲家里每天不断重复这一幕幕。躺在病床上的是李月玲年过七旬的公公,严重的肺心病、脑萎缩让老人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面对家庭的严峻挑战,乐观开朗的李月玲没有退缩,5年来如亲生女儿般坚持为公公进行康复治疗。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逐渐康复,精神渐好,一家人其乐融融。
为老人擦身翻身按摩,做起“24小时保姆”
由于婆婆早逝,20多年来一直都是李月玲忙里忙外操持着这个家。种地照顾孩子,偶尔打打零工,李月玲是一肩挑,丈夫李茂芹则可以安心外出务工,一家人虽然清苦但很幸福。可就在2015年秋天,公公的一场大病让这个有序的家庭乱了步骤。常年有肺心病的公公突然头疼不止,李月玲赶忙带他去县级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小脑萎缩。治疗两个月后,老人头疼的毛病虽然减轻了,但记忆却模糊了很多。随后,老人的肺心病不断加重,精神也越来越差,进而瘫痪在床。
“医生说没好办法,这病就是靠慢慢康复,无法自理就得需要照料。”按理说,照顾公公这样的事情应该由李茂芹来做,但为了生计,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回不来几次。面对家庭的现状,李月玲勇敢地挑起了这份重担,做起了老人的“24小时保姆”。为了使老人虚弱的身子免受风寒,刚入秋,她就将两床棉被弹成一床松软的被套给公公铺上。天热时,总是不断为老人擦身、翻身、按摩,用轮椅推着出来散心。平时做的饭菜也很精细,总是一口一口喂。每天三次按时喂药,为老人擦洗、梳头、换洗衣物,就连夜里也要起身几次照顾老人。
花费2万余元给公公购置呼吸机和制氧机
“你这病没大事,很快就能好了。”李月玲边帮公公戴上呼吸机边不断安慰鼓励他。两年内,李月玲带着公公三次住院治疗。公公曾经两次因缺氧危及生命,都是李月玲及时发现并立刻送往医院医治。为了避免危险再次发生,也为了减轻老人疼痛,李月玲在家里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主动提出花费2万多元给公公购置呼吸机和制氧机。村里人人都说李月玲比老人的亲女儿还要亲,她总是笑笑说:“有公公在,我们一家就还是完整的,代替丈夫尽孝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家里,李月玲是全家人的主心骨和顶梁柱。这些年,李月玲对公公的孝顺,从部队转业回家的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也开始学着妈妈那样照顾爷爷。看到母亲扶爷爷起床有些吃力,儿子也跟着一起搀扶。李月玲不在家的时候,儿子也会给爷爷按摩,扶爷爷起身,推爷爷晒太阳,哄老人开心。
李月玲感念老人农忙时给她烧开的一壶热水,做的一碗热饭,她用精心的照料回馈老人如女儿般的对待,以孝善之举浇灌心中的感恩。如今儿子的感恩孝顺,更让孝善得到传承。这个农家女把尊老敬老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撑家里一片天,赢得家人和邻里乡亲的称赞。
新闻推荐
新春佳节来临前夕,汶上县部分县委班子领导来到汶上县人民医院开展工作慰问,在急诊大厅与在场医务人员亲切交谈,向他们致以春...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