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的技艺不能“荒”了 康庄村的“舞”生活

济宁日报 2018-04-30 08:29 大字

随着铿铿锵锵的锣鼓声,两头惟妙惟肖的“狮子”在逗狮子人的引领下上场了。表演中,两头“狮子”一会打滚、一会上跃,累了还在一旁摇着尾巴蹲一会儿,憨态可掬、惹人喜爱。这是记者在汶上县康驿镇康庄村看到的生动一幕。在汶上,康庄村的舞狮技艺远近闻名,作为一项祖辈传承下的技艺,康庄人一直在默默的传承发展着。

在康庄,村里的人不能说吹拉弹唱样样都会,但每人手里多少都有一样技艺。曾经,村里人人都能“耍”两手,花船、舞龙、舞狮、跑竹马,还有最适合年十五晚上表演的小品“瞎子观灯”。“我小的时候,村里节目从大年三十一直演到正月十六,十五、十六两场场面最壮观,十五是‘狂欢节\’,十六则是因为闺女回娘家,那时候人最齐。”村支部书记康德库说。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村里年轻人的兴趣转移了。

最近这几年,随着乡村经济的振兴,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村民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在闲暇之余,康庄人又拿起了自己村最擅长的传统技艺。 “对于父辈们的技艺,我们年轻人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来。只要有空,我们就练练这些技艺,这样不仅能得到了父辈人的指导,还能为父老乡亲们表演节目,可不能把老辈子传下来的技艺给‘荒了\’。”作为年轻人的代表,传承人康永旺表示。如今镇工业园区和农村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很多人也成了在家门口上班的职业农民,不用再出远门打工了,这样大伙不仅下班以后可以随时“耍两把”,在村里每年举办的春节、元宵、国庆等联欢会上,还能正式登台表演。这样既丰富了村里的文化生活,父辈们的技艺也不怕无人继承了。

汶上县康驿镇宣传委员刘中山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惠民的重视,百姓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技艺的传承,有了传统的记忆,才能让咱们的农村现代生活更精彩,才能实现真正的乡村文化振兴。

新闻推荐

创业成功不忘乡邻 传递温暖帮困助弱

本报记者万德龙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奋斗成为幼儿园的园长,这样的经历让人感叹。坚持慈善事业20多年还将积蓄全部捐出,这样的义举又让人佩服。她,就是南旺镇小店子幼儿园园长刘翠居,一个让常人感觉励...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