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40年里先后收养3名残疾弃婴 十一月『济宁好人之星』出炉

济宁晚报 2017-12-01 09:27 大字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济宁日报社组织的“济宁好人之星”11月份评选现已结束。经网络投票、专家评审,最终有10人入选“济宁好人榜”,其中,来自汶上县刘楼镇罗庄村的杜启柱和金乡县羊山镇刘楼村村民石洪臣当选“济宁好人之星”。

杜启柱: 没亲生孩子,但不遗憾

本报讯在汶上县刘楼镇罗庄村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现年65岁的杜启柱温情地看着刚刚放学的儿子杜梦龙吃午饭。如果老杜不说,旁人很难相信儿子杜梦龙是他收养的弃婴。一位普通农民,在过去40年时间里,先后收养3名残疾弃婴,用大爱谱写出超越血缘的父爱之歌……

“活不过百天”的孩子 在他的照顾下逐渐转好

2002年,正月廿三早饭后,罗庄村村民杜英祥在村西头发现一个装有包被的纸箱,包被里包裹着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杜启柱路过时,村支部书记杜启家正准备向有关部门汇报,顺口问他是否愿意收养。天气寒冷,如果继续放在路边肯定会冻坏,老杜犹豫了片刻,决定先把婴儿抱回家,再带婴儿去医院做个检查。后来,县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婴儿先天性发育不良,患有心脏病、疝气等病症,专家甚至说最多能活100天,婴儿也不符合做手术的条件,只能开些针药回家维持生命。当时有人劝说老杜把捡到的婴儿送出去或者扔掉算了,他却没有这么做。

固执又坚决的老杜从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费中拿出一大部分购买了奶粉等婴幼用品,当起了喂奶吃药的“专职妈妈”。或许是老杜的善心感动了天地,婴儿竟然熬过了100天。当老杜带着孩子到医院复查时,医生感到很惊讶,也不由得为他点赞,给孩子起名杜梦龙,他在坚守中等待着奇迹出现。

花盖房子的钱救素不相识的小生命

其实,这不是老杜第一次收养残疾弃婴。40年前,姐姐家的小外甥患有脑积水,看了几家医院没有好转,正当准备放弃治疗之时,杜启柱毅然背起小外甥,辗转省市6家医院,在死亡线上挽回了小外甥的生命。康复后小外甥跟着老杜一起生活,7岁时才回到父母身边生活。现在,外甥早已长大成家,每次回家后第一个看望的都是舅舅老杜。

30年前,老杜在村南路边捡到一个襁褓中腿部变形的女弃婴。当医生说要给女婴做截肢手术时,老杜扑腾一声给医生跪下了,恳求医生采取更好的方案。医生答应了老杜的请求,但费用高昂。老杜依然没有放弃,他花光了家中积蓄,借遍了亲戚朋友,花费6000多元给孩子看好了病。当时的6000多元也不是小数目,在农村都可以建一处像样的庭院了!等女儿长大后,嫁到邻村,外孙、外孙女都身体健康、活泼可爱。

虽说老杜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但他并没有因此感到遗憾,现如今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梦龙。有人说他是“傻冒”,一辈子抚养的3个孩子,没有一个是自己亲生的,但更多心中有爱的人都给他点赞。

让人欣慰的是,正当老杜一家为小梦龙看病,日子捉襟见肘的时候,***的东风吹来,为他家的生活增添了希望和动力。镇村为他全家办理了低保手续,镇中学为小梦龙上学减免了部分费用,村里给老杜安排了治安巡逻值班的活,挣些钱补给家用,老杜一家的生活也渐渐有了好转。(万德龙 报道)

身残心暖,为儿子撑起一个家

石洪臣:苦日子也要乐呵呵地过

本报讯这是一位残疾人,24年坚持为身患多重残疾的儿子看病治病,更为乡亲们带来文艺演出,他就是金乡县刘楼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老汉——石洪臣。

残疾爸爸照顾瘫痪儿子,说起来却很温情

17岁那年,石洪臣在工地上不幸摔断了腿,被鉴定为三级肢体残疾。但生性乐观的他很快调整了心态,认为只要自己肯动脑子,努力上进,照样可以做事赚钱。19岁那年,聪明好学的石洪臣经人介绍开始学着编词作曲,之后他就踏上了民间艺人的路子。随着演艺水平不断提高,他逐渐在镇上村里积累了一些名气,成为了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草根”艺人。

1993年,石洪臣15岁的儿子突然被诊出了脑瘤,这对刚刚过上甜日子的石洪臣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为给儿子治病,全家耗尽了家财。“钱是身外物,只要我们一家人好好的,日子也能越过越好。”抱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了24年的漫漫征程。

2010年,儿子结婚,紧接着孙子出生,本以为日子就这么朝着好的方向顺利发展。没想到,2014年儿子病情继续恶化,由于看不起病,做手术也耽误了最佳时间,儿子从一开始的腿脚不便渐渐演化成了瘫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儿媳也不甘于生活压力出走,家里仅剩下石洪臣老两口照顾儿子和孙子。

他是村民口中一顶一的好人、热心人

面对家庭的困难,为更好地照顾儿子,尽到父亲应尽的责任,石洪臣演出后总是第一时间回家,干完地里的活继续照顾儿子,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洗衣做饭,给儿子刷牙洗脸、端水喂饭,忙完了儿子的吃喝拉撒,又要擦洗按摩,种地耕田,还要照顾年幼的小孙子。

看到石洪臣的日子过得太艰难了,也有人劝他何必活得这么辛苦:“该放下就放下。”但他却始终没有动过念头,用他瘦弱却有力的臂膀支撑着这个家。为了解决儿子看病、吃药及一家人的生计,附近十里八村的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石洪臣都主动去给表演助兴。演出费微薄甚至有时候就管一顿饭,石洪臣却依然坚持,只因身后有个需要他支撑的家。

由于石洪臣为人实在厚道,待人热情,对乡亲邻居有求必应,过年过节表演、算账目、红白喜事需要帮忙的都喜欢找他。尽管每天十分劳累,石洪臣总是乐呵呵的,在家里也经常和儿子聊天说话逗乐子,鼓励儿子积极乐观。邻居说:“我家距他家有百十来米,经常到他那串门,为人处事没说的。说起照顾儿子更是没少费工夫,每天把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在俺村一提他,绝对是个一顶一的好人、热心人!”(万德龙 报道)

新闻推荐

读万卷书厚思想 行万里路养品质 ——研学旅行成为汶上县素质教育的新内容新方式

通讯员张明坤张文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研学旅行”成为汶上县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根据县教体局统一安排部署,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以省情、国情为主,全县数万学...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