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渔民致富曲

济宁日报 2021-09-13 07:33 大字

本报通讯员王冰徐瑞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是微山湖腹地的一个小渔村,过去村民多以捕鱼、跑船勉强维持生计。经过多年的努力,小渔村奔上了致富路,如今这里已经是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旅游村。

在高楼乡渭河村的一处鱼塘里,养殖户孙中朋正在进行科学喂养。今年40岁的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渭河村人,世代沿袭着视水为田、以捕鱼为生的渔民生活。孙中朋说,现在渭河村的发展和以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通过向先进地区渔业发展经验的学习,村“两委”带头大胆尝试了河蟹(中华绒螯蟹)的养殖。孙中朋介绍说:“我从2010年开始从事这个养殖行业到现在为止,养殖已经有11年了。刚开始养的塘呢也小,投资少一些,找亲戚朋友筹措就够了。今年又承包了村里的大塘,因为资金缺口太大,就从咱们高楼的农商行贷了款。”

为了切实解决渭河村养殖户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微山农商银行积极推广政策性金融支持和服务水产养殖的长效机制,依托邻水傍湖的地理优势累计投放3.4亿元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全村养蟹面积保持在一万余亩以上。除此之外,现又引进河蟹鳜鱼套养新技术,在渭河村河蟹养殖场,池塘里是河蟹,网箱里是鳜鱼。目前,该村已有龙虾、螃蟹养殖户300余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过亿元。渭河村也开始迎来了致富的“春天”。

村里的养殖经济壮大了,渭河村又立足湖区特色,充分挖掘和发挥湖区特有的生态、民俗、风俗文化内涵,尽显微山湖的资源特色,打造生态、民俗、休闲旅游业,成为渭河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富群众的“金钥匙”。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渔船上的孟芹,是第一批发展湖鲜特色餐饮的渔民,依靠接待各地游客,她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经过多年的努力,旅游业正成为渭河村最具有潜力的新型产业。独具北方渔乡风情的渔家水街景区,填补了微山湖民俗生态旅游的空白,渭河村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如今,一条业兴人和、村美民富的发展之路已然铺开,成为撬动湖区乡村振兴的杠杆,使中国河蟹之乡走上了振兴之路。

新闻推荐

微山县人民医院 电子健康卡 守护百姓健康

本报微山讯(通讯员王倩田贺)近日,微山县人民医院推广使用电子健康卡就医,电子健康卡是居民在医疗健康服务活动中用于身份识别...

微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微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