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调解“和为贵”
本报通讯员徐钦帅葛居涛
今年以来,微山县西平镇学习枫桥经验,深化“双基”工作, 将儒家文化的“和为贵”思想运用到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因地制宜将“和为贵”调解室建在乡村里,建在农户旁,建在群众身边,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看、走、坐、谈、观”五步矛盾调解工作法,有效化解了移民搬迁、湖地边界等历史遗留问题,在鲁苏边界展现出“百年恩怨化和谐”,共话振兴的良好局面。2019年法庭受理的民事纠纷案件同比下降21.4%,今年以来调撤案件30个,全镇社会平安稳定。
“看”。“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了解历史可以提高觉悟,减少不必要的怨恨和矛盾。结合“和为贵”工作体系建设,西平镇围绕历史文化、乡风传承、民俗记忆、古建遗存进行挖掘整理,深入开展古街巷、古民居、古树名木保护修复工程和传统文化习俗保护传承工程,已建成孝贤街、庞庄胡同、农家小院和村史民俗馆等节点。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日常活动,让广大群众,特别是接受矛盾调解的双方漫步在乡村记忆中回味乡愁、忆苦思甜。大家普遍感慨:“想想过去的穷日子,真正从心里感觉幸福、感谢党恩。如今生活富裕,家庭美满,不必要因为芝麻小事,面红耳赤、剑拔弩张。”
“走”。西平镇“和为贵”调解室入口处专门设计了西平版的“六尺巷”,绘制了“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经典故事。让矛盾双方走在“六尺巷”里,贴心感受“礼让”的中华美德,自然回味出“远亲不如近邻”的乡土亲情。
“坐”。走进“和为贵”小院,调解室志愿服务人员通常会邀请矛盾双方心平气和的喝一杯香茶,缓和现场气氛。庞庄村退休老教师黄大爷,每周三的下午两点准时推开“和为贵”调解室的大门,开始打扫、烧水、沏茶,在茶壶袅袅升腾的氤氲中,通过“茶桌”这一议事平台,激发居民的自治意识,调处土地流转、劳资纠纷等问题,在矛盾调解中发挥发挥着重要作用。
“谈”。经过“看”“走”“坐”,如果矛盾不能化解,西平镇“和为贵”金牌调解团队将组织矛盾双方深入座谈。近年来,西平镇,先后推选培训了一批德高望重的“五老”、“乡贤”、村“两委”干部作为调解员,推出了“专家调解”法、行业调解法、“五老”调解法、“流动调解”法、家事调解法、联动调解法、律师调解法“七调”工作法,“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做到专业纠纷专业化解,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观”。通过看、走、坐、谈四个环节,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调节矛盾双方握手言和。最后一个环节,调节团队会组织调节矛盾双方共同观看西平镇社会事业发展的短视频,当他们看到近期发展成就,进一步激发调节矛盾双方干事创业的激情,心情自然更加舒畅,不会再只顾眼前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切实把个人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为了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力消除易产生纠纷的隐患和薄弱环节,西平镇还依托“和为贵”服务中心组建了以青年党员、共青团员、后备干部为骨干的“心防”生力军,开展扶弱助残、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每调解完一件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就积极动员调节矛盾双方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壮大了“心防”生力军,形成良性循环,乡村善治格局不断完善。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和为贵”调解室,如同一块缓冲区,让群众矛盾少了,心情美了。
新闻推荐
今年疫情期间,微山县两城镇的郝隆很着急。他是济宁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微山分会会长,也是微山郝隆阳光志愿者服务队创建...
微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微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