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庄:一个小镇的乡愁 图文 李明言

济宁日报 2019-09-06 09:34 大字

有情有义的微山湖,让留庄这座古朴的村庄韵味更加绵长。站在这里,听着哗哗的湖水与村头堤坝的碰撞,浪起水落处,留下了丰富而又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水陆文化的交汇圣地。

留庄镇位于微山湖的东岸,微山县城北35公里处,省道104济微公路、京杭大运河,并行贯穿镇境南北。地理位置优越,风光秀丽。每年的七、八月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十万亩荷花吸引着四方游人墨客来这里游湖观景,吟诗作赋。竹篙轻点处,大鸨、天鹅拍水而飞;棹船慢划中,鸳鸯、野鸭戏波粼粼,亦真亦幻中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天地有情,上苍给了留庄人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湖产品生存资源,四溢飘香滴滴淌油的双黄咸鸭蛋、高登国宴的四鼻鲤鱼、独具特质的黄鱼麻鸭、以及药食两用的芡实菱米,这些日出斗金的珍品,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鲁南明珠”的辉煌,在日本、在韩国、在新加坡的餐桌上,撑的老外翘起拇指连连赞赏。由此,不断扩大的产业链条,也拉大了留庄人的梦想,“湖风”、“湖韵”等众多的湖产品品牌的应运而生,改变着留庄人从乡到湖,从湖到乡的二湖崖的生存轨迹,正在由一个因水而兴的小镇,向着商贸和旅游业强镇发展的方向蜕变。

清晨,新鲜的菜市场上,没有讨价还价的声浪,有的只是“早上好?”的相互问候,和“恭喜发财”的相互祝福。高高的盘秤翘起的是一颗颗称心的良知,收钱的零头让给客户,找钱的零头分文不差,哪怕没有零钱找了,也要用一颗葱或者一个蒜头抵过去,不占客户一点巧。即使是头一次来这里做买卖的外乡人,也会有多年默契的感觉。这是一块热土,外乡人感到很温暖,留庄人觉得真留庄。

留庄人谦和、宽厚,坚守着:中庸致和文脉传承的友善,和崇实黜虚厚道做人的诚信。不抢风头,不占主位,好事让给别人,所以在别人眼里,留庄人好供,搭班子搁伙计不累,也由此落了个留庄人绵羊性格的口碑。这种品德的坚守,源于骨子里的传承,一代又一代,光前裕后传续至今。

明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山西省洪洞县一带闹饥荒,李姓、满姓、徐姓三表兄弟,抱团求生,李姓最大,是满姓和徐姓舅舅家的表哥,满姓是大姑家的表弟,比李小一岁,徐姓是二姑家的表弟,比李小三岁。他们拖儿带女,推着小车,挑着担子,无可奈何地告别了家门口的老槐树,看着深秋中干枝树杈上摇曳的老鸹窝,三兄弟心如刀绞。一路上他们相互照顾,相互鼓励。

也不知走了多日,他们来到了一个得水得风的地方,沃土连着碧水,煞白的贝壳在岸边晒着太阳,倒挂在芦苇上的藤蔓凌乱而随意的晃动着,水鸟在其间钻来钻去,调皮的小鱼小虾,也戏弄着水面的波纹,以显示自己的存在。兄弟仨被这里的景致深深地吸引着。也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缘故吧,夜里李姓大老表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条祥龙从天而降,龙身足足三里路长,东北西南方向而卧。一梦醒来,他觉得这是上天的造化,示意他们在这里定居安家。第二天一早,他把自己的梦说给了两个表弟,两个小表弟听后非常高兴。于是他们就在这里支锅搭棚,安家定居了。农闲时他们下湖捞鱼摸虾,农忙时又遵循时令耕种收获,像燕子衔泥般建设着自己的家园,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仨兄弟的日子过得非常安逸。一晃七八年过去了,从老家带来的槐树种子,也已经长成了对掐粗的半大树。一天,两表弟找到大哥,郑重其事地给大哥说:大哥,咱来到这里这么长时间了,咱们有屋、有树,有老婆孩子,咱住在这里大小也是个村庄呀,咱得给它起个名,对外也好称呼。其实,这个事大老表也不是没想过,只是一时还没有想出叫什么名字好。满老表说:这块土地留住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我们要对它感恩,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它,咱就叫它留庄吧,其他两兄弟表示赞同。从此,在鲁西南地区就有了留庄这个村落。

光阴流涟处,白驹过隙间,一晃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留庄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较大的村庄,后辈们为了感念祖辈的恩德,按照当年祖辈梦中龙体降卧的位置和方向,依次建造了以龙头为大庙、龙身为火神庙和龙尾为北大寺的三个庙宇,从此,逢年过节人们有了安放心灵和感恩寄情的去处。

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满姓的一部分迁到了留庄附近的满口村,徐姓的一部分则迁到了马口和徐堂村,虽然离的远了点,但是彼此之间见面后,依然沿袭着祖辈们表兄、表弟的招呼方式,亲情依旧,一点都没有变。

原本留庄人是不会做买卖的,后来一些遛乡叫卖的人来到了这里,他们在寻常巷陌中感受到了水乡人家的温暖,慢慢地也都寻求开始在这里定居,陆续地出现了一些小户人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感染一方人。

刘家就是因做买卖而从外乡迁徙过来的人家,他家的酒店门头不大,没有招牌,柜台是用泥坯垒成的,没有桌子,没有座位,人们依着门旁、或蹲在路边,家长里短的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人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一天到晚不断头。刘家的生意为什么这么好?这是刘家人是用厚道换来的。一直以来,制造酒端子的工匠们,遵循着一个原则,按照规定的容量,宁大勿小,小了就废了,大了可以在端子里撑一个蹭棍用以校正。刘家的酒端子里从来就没有什么蹭棍,不是工匠们做的合适,而是一开始启用的时候刘家人就把它拿掉了,这样不仅量足,而且还会多出三钱五钱的,人们口口相传,所以刘家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韩家的馍馍更是独居特色,不光个头大,而且身体细长,俗称高顶馍馍。更有意思的是,逢年过节的时候,韩家人还会把馍馍打扮一番,在煞白的馍馍顶上,点上五个红点的图案,这些馍馍立刻就成了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工艺品,显得格外吉庆,自然也就成了感恩先辈,祭祀神灵的上等贡品。留庄的高顶馍馍不仅体型漂亮,而且从里到外一个样,从来不用硫磺漂白,韩家人做生意叩问的是良知,亏心的钱一分也不能赚。山南海北的留庄人,只要一回到家乡,他们带回去的东西,肯定少不了家乡的高顶馍馍,因为它留住了留庄人的味觉,也留住了留庄人的乡愁。

说到乡愁,不能不说润藏了一代又一代人乡愁的荆河,它在留庄的南端,贴庄而过。荆河不长,全程不过百余里,它发源于滕州市东边的诸多群山,沿途流经几十个村落,平时潺潺流水,清澈到底,水草摇曳,鱼虾嬉戏。雨季,它不拒任何一条细小的溪流,携手前行,一并奔到微山湖。此时,湖中感受到新鲜活水的鱼儿们,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逆流而上,一夜之间就能蹿到源头的东山里,还有一些鱼儿,沿途游进了一些沟满壕平的水域里,误进了豆子地和高粱地里,每年这个季节,人们在豆子地和高粱地里逮鱼都是寻常事。

荆河经雨也经风,1938年深秋,一股日军准备从荆河渡口乘船去烧马口,铁道游击队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了一个十二人的小分队前去阻击。傍晚时分,耀武扬威的日本兵出现在荆河渡口的小船上,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游击队员们,怒不可遏,立刻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因敌众我寡,有三名战士壮烈牺牲。当天夜里,乡亲们含泪就地把他们埋在了荆河岸边。荆河为他们歌唱,湖水为他们祈福,后人给他们点赞:“山鸟啼,红花开,阳光照大路,少先队员扫墓来……”每年的清明节,留庄中小学的同学们都会来到这里给烈士们扫墓,继承先烈的遗志,不忘过去,珍惜当下。

一路走来,湖水从未浮尘,它是留庄人根脉所在的心灵归处,不论深睡或者浅醒,梦总是留在那里。有情有义的杨柳,每年寒食季节都要把最美丽的脸庞献给身居他乡的留庄人,在游子的心灵深处,总会泛起一片片乡愁的涟漪。留庄人记住了乡愁,更懂得对乡愁的敬畏,不能给留庄人丢脸,不能辜负祖辈的恩德,这是留庄人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分寸,说到底这个准则和分寸,实际上就是一种警示,正是有了这份警示,洒落在天南地北的留庄人,当官的,不怕半夜鬼敲门;做工的,凭力吃饭,量力求财,不该要的钱连眼皮都不翻。因此在留庄人走过的路上,都留下了干干净净的脚印,赢得了八方的口碑。

新闻推荐

微山两城镇北薄小学 暑期防溺水安全工作“四到位”

暑假期间,天气炎热,学生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多发期、易发期。微山县两城镇北薄小学坚持防溺水安全“四到位”原则,夯实学生...

微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微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