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国际湿地城市,济宁再发力 到2021年至少建成4个生态湿地,打造30公里综合性绿道

齐鲁晚报 2018-11-29 05:31 大字

一纸蝶变只为一城

2018.11.29

星期四

读者热线:

0531-8519370013869196706

本报记者褚思雨通讯员张晓东

如果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个综合考试,那么国际湿地城市则是一门难度系数很大的专业课考试。今年10月份,济宁以获评森林城市为契机,发力湿地生态建设,同时围绕“生态环”建设,着力打造湿地公园群,力争再揽一张“国际湿地城市”新名片。

发力湿地保护工程

争创“国际湿地城市”

“如果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个综合考试,那么国际湿地城市则是一门难度系数很大的专业课考试。”济宁市林业局负责人说,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是目前国际上在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规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的一个荣誉。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不仅能为济宁带来一张靓丽的国际名片,更重要的是,能引进国际先进的湿地保护理念,更好地保护济宁的湿地资源。

据了解,全球第一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结果于今年10月份公布,来自全球7个国家的18个城市获此称号,2020年将开展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评选国际湿地城市有两个基本条件,有一处(含以上)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或者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或者国家湿地公园等,湿地率在10%以上,且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有所提高,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

“济宁是湿地大市,现有湿地面积22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13.6%。”该负责人表示,济宁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及国际重要湿地1处、省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24处,申报国际湿地城市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今后将进一步提高湿地保护率,计划2020年建设湿地乡镇50个、村居100个,湿地小区200个,力争湿地率达到15%以上。

“生态环”建设

打造湿地公园群

除了“国字号”,今年还将围绕“生态环”建设,打造湿地公园群。对济宁主城区12处采煤塌陷地采取综合治理修复,启动建设少康湖、如意湖、十里湖、马场湖,到2021年建成4—5个生态湿地和明珠公园。连接少康湖、如意湖、兴隆湖等,打造30公里综合性绿道,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3公里进林带、5公里进湿地”,使之成为城市湿地的重要“名片”。

生态环整体改造后,济宁将形成58.6平方公里水面、42平方公里绿地,人均绿地面积可增加12平方米、达到23.4平方米,多出国家标准11.4平方米,打造“环城生态绿带”和慢行系统,逐步形成“一环八水绕济宁,十二明珠映古城”的湿地公园群,主城区创建为国家公园城市。

为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提高湿地生态预警能力,济宁实施国家、省、市、县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监测评价,开展全市湿地资源调查,真正摸清家底。同时制定湿地生态定位监测站点规划,建立国家、省、市级重要湿地监测评价网络,健全湿地监测数据共享制度,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和信息化水平。

此外,充分利用湿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有序推进湿地生态旅游,推进湿地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湿地保护及湿地生态、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提升湿地用途管控能力。

今日本报B01—04版本版编辑:李蕊组版:李腾校对:马云雪

沟通是“心”的开始微山县夏镇街道泰山小学张士华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我与家长联动的诀窍是沟通,不仅是和家长的直接沟通,还有和学生的间接沟通。学生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桥梁,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通过自己的口传递给家长。通过孩子,家长也可以了解老师,感知校园的点滴变化和教育的发展进程。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与家长沟通的一些感悟:

一、沟通是“新”的开始——重视每一次家长会

注重细节,充分尊重每一位家长。教师很容易有职业病,开家长会的时候容易把家长当成学生来对待。然而家长更多是想了解老师,了解每门课应该怎么学,而不是像孩子一样听老师滔滔不绝。我开家长会的时候,多会带开水到教室供家长饮用,并为家长们准备好纸笔以便作记录,这些细节家长们看在眼里,也充分认识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

邀请各学科教师参会交流。虽然家长会只要求班主任到场,我还是努力邀请各学科老师和家长们见面。在介绍完班级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后,我会留下一些时间,请老师们和家长一对一沟通。借此机会,家长们不仅能够更系统地了解孩子每一学科的学习状况,还能够精准向老师们“取经”,进而有的放矢地提升孩子单个学科的学习。

二、沟通是“馨”的开始——温馨提示和微信互动

我建了班级微信群,每个家长都是我的好友,几乎每天我都会发送一条温馨提示:天气冷了孩子们要加衣裳,孩子们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推介读书的好办法……这种“心灵鸡汤”让家长和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情和用心,达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有一次周末,一位学生家长在群里问某学科老师,孩子阅读能力较差,怎么才能提升阅读质量。因该学科老师不在,我作了回复,对此该家长不甚满意。我赶紧联系了学科老师,并及时为家长进行了详细的指点。为防止出现家长对老师的误解,几天后,我邀请各科老师和七八位家长举行了一次小型座谈会,时间定在下午放学后。

会上,大家面对面交流,气氛很是融洽。我特别邀请该学科老师和那位家长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之后家长恍然大悟:孩子的阅读能力较差,是因不善于开口朗读。后来,该学生在学科老师的指导找到了合适的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后,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对老师也是非常感谢。

三、沟通是“心”的开始——日常的一对一沟通

和家长沟通。每天放学都有家长来接学生,我常会趁这个时间邀请家长来学校交流,一起说说孩子的学习情况。交谈中,家长对班主任的工作就多了更多认可和理解。我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家长很辛劳,用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来感动学生,让学生明白家长对他们的付出和爱。也常当着家长面,说孩子学习的进步和努力,让家长们更多理解孩子。班主任老师帮助孩子和家长处理好关系,自然家长对老师的工作就更加认可。

和学生沟通。一定要把学生们的小问题解决好,譬如想换位置、同学之间发生小矛盾等。如果班主任处理不好,家长们便容易出现一些小误会。我同样注重和学生一对一的沟通,让孩子们充分相信老师,并愿意把问题反馈给你,让孩子们成长和学习中的小困惑、小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归根结底是对老师的满意度,甚至是对班主任的满意度。我相信,只要把家长当朋友,充分尊重理解家长,家长自然也会对老师和学校认可。

班会接轨家长共同以德育人

微山县夏镇街道泰山小学张士华

一、背景

家庭由于对教育的认识不足,潜意识地偏重知识性学习,或者更重视艺术性技艺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培养。这必然导致家庭教育以应试为主的功利性,以及对孩子的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情商教育、发散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的忽视,与我们所提倡的积极德育背道而驰。为了补足家庭教育的缺失,我提出“班会接轨家长”的思路,家校共同育人。

二、主要做法

(一)、小活动,大教育。利用好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主动式的德育,带领学生做一些益智游戏或者观看小视频,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从各个反方面说出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要求每人一句,不能重复,并做好全员记录。这些游戏和视频可能比较简单,但在限定了必须发言和不能雷同后,学生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并且能积极主动地从各个角度说出观点和感悟。全班同学一起头脑风暴,潜移默化中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二)、在学生习惯这种教育模式后,有计划地邀请家长来给学生讲故事。可以是家长工作的一天,可以是如何炒一道菜,甚至可以是如何修电动车。和家长一起感受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氛围;并和家长达成一致,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的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德育。

三、成效:

学生学会主动寻求德育,换位思考,跳出应试的固定思维,争先恐后地举手,总结出各种各样的道理。通过班会,每人能收获50条有意义的忠言,并改变上课不举手的现象。

四、推介价值:

该方法简单容易,便于开展,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从小事出发,让学生自我进行积极的德育。并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系在一起,让家长亲自参与进来,拉近彼此距离。

新闻推荐

向济宁市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第十七批)

11月18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市转办信访举报件4件,累计转办52件。本批转办的信访举报件涉及任城区1件、兖州区...

微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微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