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立军令状做好酒:宿迁真的离不开酒吗
原创 西窗 搜狐城市
“白酒对宿迁的影响太大了,这瓶酒做不好,我这个市委书记就不称职!” 近日,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在谈到“酒”与“城”的关系时立下了“军令状”。酒,是宿迁绕不开的话题。地处泗水之滨,南依淮水、北临徐州,古时黄河“夺泗入淮”频发,首当其冲的宿迁成为“黄泛冲击”重灾区。今日之城或许明日即毁,如此环境造就当地人直爽好酒、顽强豪迈之秉性。
好酒的不止宿迁人,江苏“内斗大省”名声在外,要争哪一地最能喝酒,注定不会有结论,但要论哪一地最能产酒,那“酒都”宿迁一定赢。未来五年,除了计划将绿色食品打造为千亿产业之外,宿迁还将培育“专精特新”重点中小酒企。如此就不难理解,当地主政者为何会放出豪言。对于宿迁整体经济而言,酿酒产业是必答题,相较而言,其他产业反而成了选答题。
近三十年,宿迁先后经历了“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多次轮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经济增速总体不错、产业转型趋势逐渐向好。不过,与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的苏南地市相比,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宿迁,依旧依赖传统支柱产业。
宿迁重点培育的20条产业链2019年的总产值2120亿元,其中酿造(酒)产值295亿元,占比约14%。十四五宿迁提出支持苏酒集团围绕“千亿产值、万亿市值”目标……打造酒企舰队,构筑中国白酒“宿迁板块”。这样看来,宿迁真的“离不了酒”。但在滚滚时代洪流之下,这碗酒,还能喝多久呢?宿迁经济总量省内垫底、增速居前三
作为“禹治九水”之一的古泗水,因其地理位置和南北走向,尤其是下游通畅,水运商贸开发甚早。古泗水为宿迁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数千年来,在古泗水滋养下,宿迁积聚了厚重的历史底蕴。项王故里、“第一江山好去处”的标签人尽皆知。“黄河北徙空故道,泗水南流不复归”,沧海桑田皆成过往。
1996年宿迁撤县设市,建市初期其底子薄、增速慢,是典型农业型经济区,产业结构“一二三”;此后宿迁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增长仰仗二产拉动,相关份额长期占据半壁江山,经济结构调整为“二一三”;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等行业兴起,宿迁经济结构又经历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换。
江苏省2021年鉴显示,宿迁去年GDP为3262.37亿元,同比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5:41.9:47.6。相比十年前的GDP( 1064.09亿元),及三产占比(17.6:45.0:37.4),宿迁经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总体来看,虽说GDP在江苏垫底,但其增速尚可——2020年增速冠绝苏北五市,省内低于南通、南京与常州并列第三。
从人口上看,“七普”宿迁全市常住人口为4986192人。与 2010年“六普”471917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267014 人,增长5.66%,年均增长率为0.55%。相比人口部分中西部城市,这个数字看上去还不错,不过对比全省,宿迁总体人口还是“外流”了——“六普”宿迁人口占全省比例为6%,“七普”占比降至5.88%。
其实从全国范围看,长久以来江苏堪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课代表”,无论是省会、经济最强市首位度,还是最强、最弱市占比全省经济体量比重,相对而言都比较匀称。但是,在双循环经济环境下,江苏区域发展“匀称的身材开始走形”。江苏13个地级市中,人均GDP过10万元的城市有 8个,占比超六成,但苏北五市人均 GDP相对较低。
此外,省内头部城市,不仅既有经济总量靠前,年度经济增量靠前,就连增速上同样靠前。而尾部城市,不仅经济总量弱势,在增速上也出现不同程度“失速”。去年苏北五市经济增速除了宿迁破4之外,其他城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属于低基数低增长。可见,即使是在“模范省”江苏,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象也逐渐凸显。
从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表显示图可以看到,苏南高铁网络密布
多条高铁将宿迁“拉进”长三角核心区马太效应体现最直观的领域是交通,尤其是高速铁路。改革开放以前,整个苏北就一个陇海线经过,基本没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前所述,地处淮河流域,黄河古道和星罗密布的沼泽湖泊,对农业发展、对铁路建设都是挑战,这是苏北高铁落后于经济建设的主因。
往事不必再提。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表显示,绝大多数项目、包括枢纽站点都在长江沿线。从地图上看去,苏南区域高铁密如蛛网,苏北区域线路寥寥无几。而且这还是规划图,如果从建成通车线路看,苏北更是几近空白。
拿宿迁来说,两年前徐宿淮盐高铁开通,宿迁才刚刚圆了高铁梦。按照目前的计划,有多条高铁线路会在宿迁设站停靠。其中包括,即将开建的潍坊至宿迁、宿迁至合肥、淮安至新沂铁路,规划研究中的宁宿、连宿蚌铁路。目前,前三条线路已有实质性进展,后两条线路规划研究成果近日通过专家评审,为项目推进提供了技术支撑。
《宿迁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及《宿迁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透露,宿迁将保障合宿新铁路十四五顺利建成,争取淮沭新铁路早日开工,以及将宁宿铁路、连宿蚌铁路纳入上位规划,并力争宁宿铁路十四五开工。相比省内头部城市,虽说线路更少、进度落后,但宿迁毕竟看到了成为“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希望。
具体来看看这些高铁能给宿迁带来哪些区域发展便利:淮沭新铁路依托京沪二通道,将加速宿迁与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区融合。宿迁联合安徽、南京、连云港、淮安,争取宁宿、连宿蚌铁路,倘若这两条线路能成功“上位”,那么宿迁将与南京、连云港之间形成快速铁路联系。
宿迁乃至苏北高铁倘若成网,将加速产业转移和产业融合,特别是苏南城市出于高速发展和环保等多种原因,区域内制造工业、高耗能、密集型等产业,必然向北转移。宿迁倘若想做强特色产业,需要与苏南、苏中城市融合共进,才能提升项目能级,将创新、产业合一。只不过高铁网织成,宿迁真正跨进长三角核心区大门,尚需耐心等待。
宿迁处于多个省份及城市圈交界地带,往苏南找连接、求空间、寻产业才有出路
宿迁工业化进程让新兴产业折戟沉沙高铁是城市之血脉,产业是城市之肌肉。从传统农业城市走出来的宿迁,一直步履蹒跚。宿迁产业水平在省内处于什么水平?通过对比扬州、徐州、苏州这三个城市,从四个城市的产城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宿迁的“位置”之所在。
从产业规模上看,苏州产值一骑绝尘,两倍于排名第二的徐州,扬州再次之、宿迁最低。2013 年后,苏州第二产业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且不再大幅走高,但其工业总资产却在不断增加,这反映了苏州发展重点转变及产业转型升级,而宿迁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
从产业要素投入看,苏州产业发展由重“量”转化到重“质”,由资本密集向技术密集阶段转变,相对应的是其资本与技术的投入居四市之首。宿迁之产业目前尚处于资本密集型过度发展阶段,劳动力与资产持续增长,但单位劳动力产出、资本量均较低;此外,其科技投入较少,R&D经费投入强度大大落后。
综合各层面因素,可以给四市产业发展一个初步“画像”:苏州产业发展成熟;扬州、徐州处于产业发展成长期,扬州注重科技投入、徐州依赖资本力量;宿迁处于产业增长期,对规模扩张需求大。如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宿迁对于酒业提出千亿产值目标——除了支柱产业扩张需求之外,其新兴产业不给力也是现实情况。
“十二五”期间宿迁市曾提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技和软件、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先进装备制造等八大战略新兴产业。但圉于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技水平、市场需求的不足,多个新兴产业均折戟沉沙。
2015年,宿迁提出“双新一特”产业体系,将有限资源主攻已具有基础的优势产业。具体来看就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电装备、家居制造等“四特”产业和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智能电网“四新”产业,并按特色化、差异化定位要求,明确各区县选择2个特色产业和1个新兴产业,以形成优势互补、配套完善的“双新一特”产业布局。
次年,宿迁特色产业实现产值2646亿元,同比增长13.7%,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48亿元,同比增长7.9%,上述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七成以上。宿迁相对务实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收到了一定效果,不过在宿迁十四五规划里,上述八大新特产业,有的被放大,有的则湮灭了。食品服装机电家居产业撑起宿迁经济
宿迁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机电装备、绿色食品、高端纺织、光伏新能源、绿色家居、新材料六个主导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X个先导产业,重点培育化学纤维、纺织服装、晶硅光伏等20条产业链。对比2015年的“四新四特”体系,宿迁将新材料和光伏新能源加入特色产业形成六大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被列入新兴产业,原来的智能家电、智能电网等在新经济常态下,已经不再提及。
随着经济形势和科技发展,宿迁微调了产业体系,总体而言,宿迁还是倚重传统产业。数据显示,重点培育的20条产业链2019年的总产值为2120亿元,其中,高端家居、酿造(酒),纺织服装、动力电池以362亿元、295亿元、285亿元、190亿元位列前四——它们全部是宿迁此前的特色产业,产值占比过半。晶硅光伏、生物医药产值均只有20亿元左右。
从产业布局和产值情况来看,宿迁经济的核心支柱还是四特,尤其是绿色食品里的酿造(酒)。宿迁十四五提出“打造酒企舰队”,构筑中国白酒“宿迁板块”。酿造(酒)以白酒、啤酒为重点,以大型酒企为核心、专精特新中小酒企为补充。
宿迁计划精准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重点中小酒企,这是一个有趣的计划。截至今年,工信部三批共评选出492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里面包括280家左右A股上市公司。公司集中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中高端制造领域。前五行业共计222家,占比超过七成,分别是机械设备、化工行业、医药生物、电子行业、电气设备。
当然,酒企并非不能进入“小巨人”行列,在工信部第二批名单中,安徽和海南各有一家酒企入选。事实上,自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后,贵州、四川、河南、陕西等多个白酒产区政府出台政策要扶持一批小酒企向“小巨人”酒企转变。宿迁面临的竞争并不少。
总体来看,宿迁四大传统特色产业依旧是支柱和主导产业,目前面临增长乏力、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改造升级有可能将某些领域发展为战略新兴产业。但是由于这些特色产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新动力不足,转变为新兴产业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且,诸如“专精特新”酒企,其未来想象空间也极为有限。
不过,传统特色产业在产值、就业带动能力、配套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这些产业能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选择提供蓄水池和支撑力量,扩大酒业规模可以为产业转型赢得时间。今年前10个月,宿迁20条产业链实现产值 2619 亿元。其中,晶硅光伏产业链实现产值281.8 亿元,增长252.6%。但愿在新一轮的新兴产业竞赛中,务实的宿迁能够冲出一条血路。
参考资料:
江苏、宿迁年鉴、十四五规划
宿迁重点产业链培育取得明显成效.宿迁日报
中心城区产城空间关系特征研究. 林允琦
宿迁市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契合度研究.对外经贸
“这瓶酒做不好,我这个市委书记就不称职”.新华社客户端江苏频道
原标题:《市委书记立军令状做好酒 宿迁真的离不开酒吗》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本报泗水讯(通讯员颜少卿)2019年以来,泗水县调动多方力量投身乡村振兴,聚力打造本地专家、高校专家、返乡人才三支服务团,赋能...
泗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