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

济宁日报 2021-10-18 08:54 大字

本报记者刘建新本报通讯员包庆淼摄影报道

卞家庄村是泗水县的“西大门”,北临泗河,南靠327国道,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全村508 户、1603人,耕地面积1650亩。近年来,在践行共同富裕道路上,泗水县金庄镇卞家庄村党支部以产业为基础,以工促农,工农互补,有力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实现全村共同富裕作出了生动的实践。

得益于区位优势,村里不少村民都走出去闯荡,可以说见多识广、思想活跃,特别是做钢铁生意的人较多,孔庆亮也是其中一员。2011年3月,孔庆亮在金庄镇党委“选经济能人治村”的背景下,上任卞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并下定决心,“我要带着父老乡亲干事业,我要带领父老乡亲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任伊始,孔庆亮与新一届村“两委”成员走街串巷、入户调研,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又先后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制定了卞家庄村的“三个五年规划”。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年),重点依托村庄现有资源,在村南建设卞庄产业园区,壮大村集体经济;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工养农,工农互补,在村北建设高效农业园区: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启动系列农旅项目,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自此,孔庆亮带着村民们开始了卞家庄村的蝶变之旅。

为把创业园做大做强,孔庆亮打破常规,开拓思路,制定了“谁建车间,谁出资,谁有所有权”的政策,建成后租金的10%-15%归村集体,剩余的收益归投资人。体制的创新,激发出了村民们的投资热情。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卞家庄创业园区占地已达260亩,建成标准厂房11万平方米,已有26家企业入驻,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0余万元。

村里“家底”厚实了,孔庆亮把目光转向了农业。2018年秋,孔庆亮先后组织50多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分别到新泰、肥城、沂源、兰陵等地学习“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经过一系列学习考察,交流论证,决定在村北规划建设千亩大樱桃基地。村里按照“不让群众吃亏、让利于民”的原则,制定“土地入股每亩保底1000元+分红”的收益政策。等樱桃到盛果期后,以15亩为单位承包给种植大户和农业能人进行管理,合作社收取承包费用。

今年夏季,村里又规划建设了一处1万多平方米的联动智慧温室大棚,种植无土有机草莓,计划元旦期间举办首届草莓节,开展系列文旅活动。

村集体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村民搭乘共同富裕列车。自2011年以来,卞家庄村的集体经济从零收入,到现在的年收入过百万,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期间,村里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尽最大努力改善民生,先后实施了“十通十有”,投资200余万元,新建文化广场2000平方米,新修柏油路3000米,安装路灯400盏,创建了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奖励考出大学生的家庭,对考上研究生的奖励2000元,博士生奖励10000元;连续举办第十一届重阳节“尊老敬老”活动,同时还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送上300至800元不等的节日慰问金,并对孝善敬老代表进行表彰;根据本村实际每年拿出10多万元,为60岁以上老人制定“零花钱”制度,每人每月可在村内任意超市免费购买50元的物品。通过这一件件为村民办实事,卞家庄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卞家庄村民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智能草莓大棚

观赏石产业园

千亩大樱桃基地

大棚草莓管理

樱桃园樱桃熟了

樱桃园防虫害喷洒

重阳节敬老演出现场

现代化生产车间

智能化操作机台

产品机件检测精益求精

村庄景观拦河坝

卞庄产业园区

秋天的喜悦

新闻推荐

言传身教传承文明家风 记第二届省级文明家庭孙庆才家庭

本报记者梁琨孙庆才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夫妻从医,儿子紧随其后步入医生行列,儿媳奋斗在基层教育一线。一家人坚守在为人民服...

泗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