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为党分忧 大半生为民解难 王令龙:为子孙后代留下好名声

济宁晚报 2021-05-06 08:30 大字

本报记者万德龙

1941年1月出生的王令龙,一辈子生活在泗水县泉林镇青龙庄。从1958年起任生产队记工员干起,他先后任大队会计员、粮食保管员、会计股长、村文书,一干就是60年。在这60年里他骑坏了6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早出晚归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心却没有老。

再大的困难他都没向上级组织伸过手

王令龙出生在解放前,那时候他家庭人口多,兄弟七个都小,生活特别困难。王令龙在泉林镇余粮小学没有毕业就参加了劳动,17岁的他任生产队记工员后,就认准了一个理:不能走歪门邪道,好好干,听党的话没有错。

1959年的大年初五,寒风刺骨,县委号召全体民工去圣水峪龙湾套修水库,他冲锋在前。1971年1月,泗水县贺庄水库移民建房,他表现突出,积极能干,顺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在工地召开党员大会直接转为正式党员。2018年2月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中,他全票当选,连任村委委员、村文书。

“我干了一辈子工作,有再大的困难,都没有向上级组织伸过手。老伴对我说,村里有病的比她轻的人办了残疾证,都有生活补贴。直到现在她也没有办理残疾证享受过任何国家补贴。”王令龙说,他认为不能办的事坚决不能办。

据了解,王令龙的老伴今年77岁,身患偏瘫十几年了,不能干家务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常年吃药住院。

住在山上80余天咸菜疙瘩他吃了三大缸

如今80岁的王令龙,耳不聋、眼不花,仍能胜任本职工作,这与他积极上进的心态密不可分。他为群众办事从不嫌麻烦,从不推三阻四。“我虽然没有给孩子们积攒下什么钱财,但我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好名声。”王令龙说。

1959年正在龙湾套修水库的他,接到泗水县农业局举办农村会计培训班通知后,从圣水峪步行7个多小时到中册,两只脚磨起了好几个水泡,从未喊过疼。他文化程度虽然低,但他不会就学,还边干边学,硬是成为农村会计行业里的行家里手。有时为了一分钱,通宵达旦,一夜不休,直到捋清为止。

青龙庄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下,村支“两委”班子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大搞生态旅游综合开发,当时开山采石修路绿化没有机械,全靠人工,王令龙吃住在山上80余天,光咸菜疙瘩就吃了三大缸,昔时穷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长期劳累,吃饭不及时,导致他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多种病症,2019年2月,他在泗水县医院住了8天;到了12月份,又因膀胱炎、小便不通再次住院;2020年6月份又膀胱疾病复发膀胱增生,在泉林卫生院住了5天后,又转入县医院做了手术,出院后仍坚持工作。

记者手记

荒山秃岭变天然氧吧

青龙山海拔380米,位于济宁、泰安、临沂三市交界处。如今,走在通往青龙山上的道路上,各色的花儿正在盛开,常年碧绿的花木一片片茂密地生长着。

现在的青龙山,山、水、林、田、路齐头并进,综合开发。每年的“五一”有长生果采摘节,国庆节有“广场舞、旗袍”大赛,现在的青龙山基本形成了观泉、品鱼、登山、摘果一条龙的生态观光旅游格局,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村民的金山银山,成为济宁的天然氧吧后花园。

看着成长起来的一代一代接过接力棒,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张蓝图干到底,王令龙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

新闻推荐

济宁市实施税银联动“加减乘除法” 提高退税效率成效显著

案例背景为巩固经济发展基本盘,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2020年我国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涵盖小微企业税收减免、增值税留...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