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兖州 黑龙江哈尔滨 韩玉皓

济宁日报 2021-04-11 07:49 大字

我的故乡在今天的济宁市兖州区,气候平和温顺,即便是在严冬,白天也常在0℃以上。

北方的冬天总要下雪。故乡没有东北那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气,却也常常痛痛快快,酣畅淋漓,把古城、村庄装点成大平原上的童话世界。特别是腊月的大雪,洋洋洒洒,年味浓浓。

进入腊月,兖州古城的大街小巷,摆满了年货。大雪弥漫在明长城的残垣断壁,青砖黛瓦的民房,以及东御桥窄窄的巷子。城北那座1400多年的兴隆塔,只朦胧地看到塔尖,恍若仙境。当然,最热闹的还是东御桥和西御桥,那里有兖州城两个最繁华的集市,与清明上河园相比也不逊色。

遥想当年,李白“家居兖州二十余年”,杜甫寓居兖州“快意八九年”。诗仙诗圣一身雪花漫步于泗水之滨、兖州古城,看这祥和盛景,该有怎样的诗意情怀。

往事千年,西御桥上的石狮子,依然器宇轩昂。这桥离我们村子很近,彼此在古城的西关里外,常年人头攒动,年节更是异常热闹,小时候更愿意去那里玩。

村东头有个池塘叫莲子坑,可没少给村子里的人造福。夏天洗澡、乘凉,开满荷花;秋天,人们穿着水衩,挖出来一根根白生生的藕。入冬前,还能打上几网鱼来,供村里的人过年享用。数九天,大坑结冰,一放学就堆雪人、打雪仗、滚铁环,抽冰尜。

我家老宅在村南头,几乎是推开柴扉就能踩上田埂。大雪给麦田盖上了被子,也给南飞的大雁造了栖息地。我家南坡的麦田里,有一块洼地,每年一进腊月,大雁都在这里栖息几个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听到它们咕咕的酣声。

我的小学课本里,有篇课文叫《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型,一会儿排成人字形”,蓝天碧空下是多么美妙的图画啊。这几年听到呼斯楞演唱的《鸿雁》,格外亲切。“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我站在“秋草黄”的草原上,一望无尽地仰望长空,看那一列列南飞的雁阵,就想,哪一列能飞到我的故乡,在村南的那块麦田里歇歇脚呢?我的村庄,我的亲人,在夜晚听到雁群“咕咕”的叫声,那一定是我对他们的思念和报的一声声平安。

我更喜欢过年下雪。除夕,家家户户大门外和院子里都挂起了红灯笼。矮矮的墙头上、大门口的石墩上,都放着点亮的蜡烛。你家我家,家家如此,整个村庄都被照得红彤彤的。过年下大雪,正中了大人们的心怀。娘不识字,不会说“瑞雪兆丰年”这样的话。站在院子里,望着下个不停的大雪,她念叨着:“牛马年,好种田。”她的眼里是满满的憧憬,好像看到了丰收的喜悦。

雪花纷纷扬扬,但是那红烛的火苗在摇曳中不熄,大红灯笼越发明亮起来。泡桐树上挂着的黄橙橙的玉米棒子,屋檐下那一串串红红的辣椒,从厨房里飘出的热腾腾的蒸汽和美味,沉醉了整个村庄。

村子里的大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白毛女》的唱腔:“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孩子们已经耐不住性子,放完鞭炮,吃过年夜饭,就去大麦田里放烟火。大家早就有了准备,有的拿废弃的刷帚头,有的拿破抹布、线团什么的,蘸上煤油,用一根绳子捆住,像是火把,点燃后在手里转圈。几个、十几个火轮转起来,星火闪耀,成了一道火龙。眼看着火苗小了,我们欢呼着,喊着“一——二——三”,把仅有的一点火把抛向了空中,点亮了夜色,而四周依然是雪花飘飘,翩迁起舞。

乡间的焰火,把少年的梦抛向了高空,也把人们的祈祷带回了身边。善良的农家人,把一切的美好,都寄托在过年的日子里,寄托在纷纷而下的瑞雪里……

毛毛摄影

新闻推荐

织牢冷链防护网 严守食品安全线 清明节济宁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岗位素描

本报通讯员郑繁强高培腾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4月4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济宁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的同...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