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伴好还乡 泗水县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程纪实
本报通讯员张萍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泗水县坚持把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程,通过创新引才、精细育才、高效用才,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各方英才,让各类人才在广袤乡村大显身手。
创新引才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建立健全支撑乡村人才集聚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泗水县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若干措施》,推出5条“硬核”措施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制定出台《关于培育新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配套出台《加强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的若干措施(试行)》《支持返乡入乡创业的若干措施》等7项具体政策,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人才、返乡入乡创业人才、农村电商人才的引进,引导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助力乡村发展。实施“智汇泉乡”工程,加强和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科研院所联系,积极对接农业高层次创新人才,鼓励支持涉农企业、农村经济组织与高校院所、各类高层次人才开展合作,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目前,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柔性引进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近20人。2020年,2名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申报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创新方式招募乡村合伙人,以龙湾湖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为试点,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工作,招募基础合伙人42人,二级合伙人132人,合作项目33个,投入资金2.5亿元,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有关经验做法,山东省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推进暨“乡村振兴合伙人”现场会在泗水召开,该品牌被评为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奖。深化“泗郎回乡”工程,累计吸引返乡创业4006人,引进项目2003个,归雁效应持续得到释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精细育才
孕育乡村发展无限生机
建强村级“头雁”队伍,出台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政策,健全农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公开选任村党组织书记18名,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16名,组织74名强村、弱村党支部书记开展“双向挂职”,6名村干部“跨村任职”,累计组织74名村党支部书记到浙江桐庐、泰安宁阳开展异地挂职学习。建立初心学院,打造“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教育培训基地,让“土专家”“田秀才”走上讲台,着眼培养乡村振兴各类人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根据农村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需求,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农村高素质农民培训,培养了吕孝东、姚峰、李根等一大批实用人才。建立农村优秀实用人才选拔管理机制,大力发掘培育乡村工匠、技术能人,每2年开展一次农村优秀实用人才评选,目前已组织开展4批,评选出123人,培育县级以上乡村之星42人。
高效用才
促进乡村发展提质增效
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持续向农村增派大学生村官,累计招录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助理39名,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助推农村发展。建立乡村振兴联合会,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动员有情怀、能担当的人才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解决乡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整合县内人才、智力、技术资源,从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涉农领域,选派农村发展急需、有较强专业技术优势的专家人才,组建专家服务团和人才服务队,定期深入镇街、村居、农村合作组织,通过办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科技推广等形式,及时为基层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指导。每年开展专题讲座30余次,现场服务活动120余次,解决技术难题20余项,服务群众15000余人次,培训实用人才近30000人次。
泗河之畔,春暖花开,千泉汇聚,川流不息。在泗水县,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科技人才、经营人才、实用人才投身到乡村建设发展大潮中,建功立业、大显身手,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3月23日,泗水团县委举办“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泗水县乡村“好青年”成长交流会,深入推进“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聚力赋能,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组织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全县各级乡村好青年代表40余人参加活动。图为由省级乡村好青年李根运营的泗水县三淼种植专业合作社樱桃种植大棚。 通讯员包庆淼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胜男通讯员段文3月7日16时55分,泗水交警大队二中队执勤民警在泗张高速路口执勤时,看到一辆轿车突然对自己闪灯求...
泗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