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志愿服务书写“小城大爱”
本报泗水讯(记者 徐斐)近年来,泗水县不断强化志愿服务职能,大力扶持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精心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项目运作、全域参与”的“泗水模式”已见雏形。
政府主导,搭建志愿服务“线上线下”平台。线下构建三级志愿服务活动阵地。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志愿者服务站、志愿服务培训中心,加强县级层面统筹协调;13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均设置志愿者工作室,无偿提供给志愿服务组织使用;加大村级实践站建设力度,全县403个村(社区)实现志愿服务站全覆盖。县、镇、村三级站点为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提供了专属线下阵地。线上加强数字化管理。多次联合民政部门举办“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使用培训班,动员各行各业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全县注册志愿者突破10余万人,注册团体609个,发布项目3074个。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建设数字化指挥系统,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 线上指导线下”的管理模式。为规范“云平台”使用和管理,分批次对98支志愿服务队管理员开展一对一培训。目前,“云平台”上线队伍139支、注册志愿者3727名,发起活动871个,完成活动849场次。
部门联动,打造志愿服务“常备军”。组建“1+8+N”志愿服务队伍。在2019年“1+8”志愿服务队伍基础上,吸纳微公益协会等9支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与全县102个机关单位,共同构建了党员群众并肩携手的“1+8+N”志愿服务队伍,真正夯实了组织基础。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孵化培育多种社会组织。依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免费提供800㎡的办公场所,建设品牌项目展示厅、密集柜档案室、培训中心等功能室,成功打造了志愿服务孵化基地。微公益协会是常驻孵化基地主力军,会长孙建涛作为泗水县文明实践指挥部脱产工作人员,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陆续孵化培育出一批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志愿服务的社会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泗水志愿服务的社会力量。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运作,拓宽志愿服务多重路径。项目化运作,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引导各志愿服务队,尤其是社会组织策划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以来,对8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奖补,社会组织项目占50%。其中,具有影响力的“微爱1+N成长计划”,即“1个孩子,N项帮扶”,涵盖爱心助学、带你看世界、温暖小屋、暖冬行动、家庭教育、儿童服务站、微爱妈妈等多个相对独立的服务项目,该项目凭借其标准化、可复制的流程,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形成了具有泗水特色的公益助学模式。
专业化运作,提升末端服务水平。2020年5月,组织近100支志愿服务队伍,进行专业技能提升培训,通过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详细讲解服务流程和注意事项。10月,组织微公益协会等社会组织先后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优秀团队成功案例和经验做法,启发社会组织探索发展新路径,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社会化运作,探索资金募集新模式。志愿服务单纯依靠自身资源和财政支持已远远不够。2016年至今,指导社会组织积极对接慈善机构,申报项目14个,线上线下筹款总额达到2500多万元,帮扶内容从最初的资金帮扶,逐步升级为一个个成熟的系统化帮扶项目,完成了由原来“有什么,就提供什么”到“您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转变。2020年腾讯99公益日,泗水县城乡居民参与筹款人数突破14万人次,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已然形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胜男通讯员段文3月7日16时55分,泗水交警大队二中队执勤民警在泗张高速路口执勤时,看到一辆轿车突然对自己闪灯求...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