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9月,泗水本土电商实现网络零售额7.02亿元 “小屏幕”撬起了大产业

济宁晚报 2020-11-06 07:55 大字

本报记者 刘伟栋 通讯员 包庆淼

直播带货

“现在我们在泗水助农直播带货周的现场,今天的主推产品是咱们泗水当地农特产地瓜、紫薯,各位粉丝赶紧加主播关注,领取福利……”主播发放一波福利过后,后台的电脑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如今,在“直播带货”时代,泗水县抓住了机遇,在直播经济风口下力拓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启线上营销新模式,助力扶贫的同时又带活了当地的农特产品。

足不出户,农特产品就能卖得风生水起

11月4日,泗水县“杭州抖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格外热闹,在直播设备前,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直播人员对着手机一聊就是数小时,一笔笔订单也应声而成。

据抖尚文化负责人陈炯介绍,直播基地进行试播还不到一周的时间,日销售量已经达到1万多单,优质的泗水农产正在网络上受到热捧。“结合‘双十一’的热度,我们依托泗水优质农产品、特色食品开展了助农主题的直播活动,还会邀请具有更大流量的网红前来带货。”陈炯告诉记者,正是看中泗水县优质农产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和对“网络直播”等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支撑政策,才最终促使公司的直播基地落户泗水。在公司的规划中,“抖尚泗水基地”要建立全产业链的直播模式,形成本土网红、本土及周边优质产品、直播基地等要素齐备的综合性电商基地。

“抖尚文化”只是泗水县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泗水立足本土优质农产品、特色食品等产业,紧抓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机遇,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不断加大电子商务支持实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力度,全县电子商务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良好发展局面。目前,泗水县已建立县级仓储物流中心,积极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设立13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272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快递进村直达率位居全市前列。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农产品插上云翅膀

紫薯、地瓜哪家甜?地瓜粉条味道如何……昨日,泗水县首届电商节暨线上新经济发展高峰论坛隆重开幕。除了“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打造本土电子商务力量是泗水县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鲜明特色,致力于直播基地建设和本土网红培育孵化,泗水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班251期、参训人员8870人次。今年1至9月,泗水县本土电商实现网络零售额7.02亿元,“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正成为泗水优质农产发展路径的生动写照。

在“快手”APP上,拥有240多万粉丝的曹敏是泗水本土的主播名人,主营服装类。在高峰时段,直播间每天的发货量高达3万多单。“我们县里也在积极引导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了很多政策上支持,让我们发展壮大。”在曹敏自有的“阿敏子云仓”仓库内,货架上摆满了不同价位的服装,工人们正在把服装进行打包分拣,发往全国各地。“现在我组建了一个50人左右的团队,建设了自己的仓库,整个服务体系也更加的理顺。”曹敏说。

致力于从农产品种植、仓储物流到网络销售等一体化、全产业的电子商务格局,“本土化”建设不仅让泗水农产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也带动着当地就业市场。

在泗水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仓库内,数万斤紫薯正在被分拣打包。“我们现在有工人50多名,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上,主要从事紫薯的分拣。”现场负责人胡静告诉记者,分拣的劳动量不大,为这些年龄较大的就业群体提供了比较合适的劳动岗位。“不累,我一天能挣70块钱,还是比较满意的。”正在分拣紫薯的陈大妈告诉记者,像自己这样的年龄在就业市场上机会比较少,近年来蓬勃兴起的电商物流产业让她们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将以此次电商节为契机,积极与兄弟县市区交流学习,进一步完善泗水电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泗水新品牌,将泗水电商行业做大做强,推动泗水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泗水县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泗水县法院 统筹协作 刑事案件“云审判”

泗水县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多措并举推进刑事案件“云审判”。今年以来,运用远程视频开庭功能审理多起刑事案件,有...

泗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