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线奏响光明曲 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电网建设回眸

济宁日报 2020-07-10 06:59 大字

本报记者刘思宇通讯员闫红鹏

盛夏的泗水,满目翠绿。壮美山河间,一基基高耸的铁塔、一条条闪耀的银线,翻山越岭,跨越田野,绵延不断,像跳动的音符,为这个山区小县的发展演奏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

时下,在泗水县杨柳镇境内,一座崭新的220千伏变电站、数条新建线路格外耀眼,擎起了一方乡村振兴的能源架构。这项刚竣工投运的工程叫杨仓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济宁东部电网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因建设质量高、投运速度快,而被当地人称为“功勋工程”。

“全面优化了电网布局,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020年是泗水电网飞速发展的一年。上半年,公司先后完成了220千伏杨仓输变电工程、110千伏送出工程、110千伏中兴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的送电任务。至此,泗水县所有变电站均实现了‘双电源’‘双主变’运行,全面优化了电网主网建设布局,全力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副主任张建峰介绍说。

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杨仓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从立项到开工,整整经过了6个年头。2019年12月19日,杨仓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杨柳镇、中册镇正式开工建设。新建和改造110千伏线路6条,共33.07公里,新组立杆塔78基;新建和改造35千伏线路4条,共24.78公里,新组立杆塔18基,共投资7419万元。该工程是济宁东部地区重要能源通道,工程投运后能有效解决110千伏一线多T、110千伏线路重过载等问题。

110千伏中兴变主变增容工程是另一项重要的电网建设工程。两项电网建设工程“叠加”施工,为施工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不巧的是,今年又突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工期又进一步压缩。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计划不调、任务不减、目标不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解决施工中一个又一个的“拦路虎”。 110千伏中兴变主变增容工程投运,有效解决了原站运行年限长、夏季高温期间负载率高等问题,大大提升了泗北新城及周边乡镇的供电可靠性。

“连续60天,他们没睡一个安稳觉”

每天清晨6点,圣源电气工程公司项目负责人王安鹏准时带着党员突击队赶到220千伏杨仓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30多名施工人员在各自的工位上不停地忙碌,10名线路专业的“天行者”,背负数十斤的施工装备登塔架设。他们在50多米的高空中,头顶烈日,仅用7个小时就完成了110千伏杨泗线420多米跨泗河高空线路架设任务。

从工程开工到投运,王安鹏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一直坚守在现场,从工程协调、青苗赔偿,到施工工艺、质量管控,总是一丝不苟,确保了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始终处于可控之中。

220千伏杨仓输变电工程,需立铁塔102基,架设线路30公里,线路跨越铁路280多米,两处跨越泗河840多米。工程工期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而且新冠疫情造成供应商原材料采购及用工困难。公司副总经理冯磊与项目负责人孙涛带领大家齐心协力、精心谋划、苦干巧干,与疫情抢时间,最终保证了物资到货和施工进度配合良好。

“党的凝聚力强了,有6名青年员工递交入党申请书”

“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力职工,我看到公司党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力以赴,为公司发展贡献全部力量!”公司青年员工张雷动情地说。随之,梁振等5名青年员工也向党组织递交了“疫”线入党申请书。

2020年3月26日,“泗水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突击队授旗仪式”在110千伏中兴变举行。工程现场“坚持党建统领,创建精品工程”的标语格外醒目,共产党员突击队旗帜迎风招展,佩戴口罩、着装整齐的工程建设者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党委坚持党建融合,做到中心工作在哪里、基层党组织作用就渗透到哪里。充分发挥党员突击队“挑大梁”作用,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工序有党员盯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将党员责任细化、量化到施工安全、质量、工期、工艺、物资催货、疫情防控和文明施工全过程。“我们在重要工程现场建立临时党支部,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让党旗在工程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工程一线闪闪发光,让党员战斗在最关键的地方。党员带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建最好的工程。”泗水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岳卫国这样说。

新闻推荐

“种瓜得瓜”稳脱贫 邱金春

六月是西瓜丰收的季节。一大早,杨柳镇三长村贫困户吴庠豆便去西瓜地里采摘西瓜,准备去镇里的集市售卖,忙碌的身影、发自内心...

泗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