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23℃审批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济宁日报 2020-05-29 07:23 大字

本报泗水讯(通讯员杨洋栾庆林)今年以来,泗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从低视角思考问题,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用人体最舒适的“23℃”温度,孵化出为企业服务的“流程再造丸”,探索和实践“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全力优化全县营商环境。

“要素跟着项目走”,探索“拿地即开工”。该局围绕省政府办公厅提出“要素要跟着项目走”的意见,制定了《泗水县重点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方案》,在项目拿地期间,将审批流程分为项目筛选确立、区域化评估、“标准地”出让、施工许可四个阶段,依据“标准地”修建性详细规划、土地出让合同,拿地当日即可依次核发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该县实现了重点项目8小时完成60天审批任务,跑出“审批新速度”。

按下“审批快捷键”,推行“容缺办理”。该局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在坚持依法审批的前提下,深入推广“容缺办理”模式,出台了《泗水县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办理”实施方案》并制定容缺办理流程图,走出了“材料不齐不能办”的审批困境,使要件准备与行政许可同步并联推进。在争取国家专项债券资金与新增中央资金过程中,已为64个项目实施“容缺办理”,共容缺材料200余件。

创新制度改革,推进流程再造。去年春,该局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先进经验,结合泗水实际,制定了《泗水县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为该县审批制度改革及流程再造的纲领性文件,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

实施“23℃审批服务”,让企业满意。23℃是人体感受最舒适的环境温度。“23℃审批服务”是一种让群众最满意、最认可的高标准服务。该局刀刃向内,自我加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高企业主的幸福指数,创新地推出“绿色通道”“午间延时”“窗口无否决权”等个性化服务,配合好“无证明泗水”的创建,杜绝循环证明,并推行预约、上门、代办、点对点、送证上门等服务方式,努力打造贴心有温度的审批服务。

新闻推荐

160个“微心愿”遂愿

本报泗水讯(通讯员姚树华包庆淼刘晗)5月19日,是泗张镇峨峪村困境男孩曹文谦无比快乐的日子,因为县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

泗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