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长桌 9个书柜 12000本藏书 小书屋大宝藏 老少村民逐书香
见习记者 汤伟
实习记者 刘一帆
“知识的宝藏,都在业聚农家书屋这个既平凡又神奇的地方等着我们去挖掘。它不像城堡那样华丽美观,也不像宫殿那样金碧辉煌,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进步的能量。”这是一名泗水县高峪镇的一名小学生在业聚农家书屋里写下的作文。
泗水老汉自建书屋公开免费向村民借阅
推开挂着业聚农家书屋牌匾的大门,穿过小院,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放着9个书柜、一张长桌。从国学到社科类的书籍,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柜里。算上另外一个房间里的存书,这个不大的农家书屋里,共有一万两千多本藏书。这些书对于今年65岁的田业聚来说,是多年的心血,是一点点汇聚起来的。
在书屋里,最老的一本书是1952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为田业聚岳父所赠。“早年家庭条件比较差,只能到同学和朋友家里借书看,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后来年纪大了些,身边的人都知道我爱看书,就常常将他们看过的书籍赠与我。”田业聚告诉记者,看到有人将二手书籍当做废品回收出售,他会将书买回,久而久之,家里的存书也就越来越多。
最早的业聚农家书屋设置在田业聚家中,堆满书籍的二十平米的房间,也是泗水县第一个农民个体书屋,并且在田业聚的坚持下,公开免费给村民借阅。“我想着这些老书同样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传承下来,这才有了创立书屋的想法。”谈到书屋刚建立的时候,田业聚看了看他妻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田业聚妻子告诉记者,最开始的时候,老田说是想要盖个杂物间放点东西,没想到刚盖好半年,老田就说要放书进去,就这样杂物又堆到了院子里,允诺的杂物间变成了书屋。在妻子眼中,田业聚的行为可以称得上是不务正业,不光免费给人借阅,还提供地方,甚至因为这个书屋耽误了自家农活。
新书屋挂牌开放后来此读书的村民络绎不绝
2017年4月,业聚农家书屋正式挂牌。2018年10月份,他的农家书屋搬迁至隔壁的一间空房,据了解,这间空房是同村邻居免费借与田业聚农家书屋使用。新的书屋大门口悬挂着一副告示:定于每星期天中午为公开读书活动时间,欢迎光临。在这个新的书屋里,除了有一间房间放置书柜、读书桌、电视和报架之外,在院子里田业聚还安装了一台乒乓球桌给来此读书的孩子们锻炼身体用。而院子里的黑板和影音墙,是供孩子们放飞天性,写写画画的地方。田业聚还自费购买了羽毛球、魔方等多种儿童玩具,供孩子们娱乐。
新的书屋挂牌开放之后,来此读书的村民络绎不绝,最多时当天达到20多名,连邻村的孩子们都慕名来此。“之前放假休息的时候,家里孩子要么抱着手机电脑玩游戏,要么几个孩子聚集一起跑出去疯玩,不光学不到知识,家长们也担心他们的安全。”村民冯芳燕告诉记者,自从新的书屋开放后,放假的时候来书屋成了孩子们的新选择。吃完午饭之后,孩子们经常结伴来到书屋,看书学习。田业聚在家没事的时候,也会指导孩子们看书学习,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爱好推荐适合的书籍,每到书屋开放的时间,往往都是一片琅琅书声。
让传统文化在此生根开花
没有高科技的借阅系统,田业聚就用最古老的办法,自己制作了一本借阅册。里面详细记载着时间,借书人的姓名和借了哪本书。翻开借阅册记者发现,最受书屋读者们欢迎的是种养殖技术类和儿童读物类的书籍。
为了让传统文化继续生根开花,田业聚近年来收集了不少国学经典书籍,每当有孩子借阅国学书籍时,田业聚就会站在一旁,及时进行讲解。看到书屋读者们求知若渴的精神,田业聚倍感欣慰,他告诉记者,从这些孩子们身上,他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希望。
田业聚所在的崔家庄村盛产西瓜。附近有村民遇到种植上的问题,都会来书屋寻求帮助,田业聚会将适合的书籍找出来,并告诉对方如果有不懂的,可以标注下来随时过来问他。“俺家的西瓜之前长的不太好,这也不懂,就想着找老田帮帮忙。老田给了一本《农业知识》,我就自己对着书研究了下,还真按照上面的办法治好了。咱这自己看书掌握了技术,以后也不用麻烦别人了。”田业聚的邻居说。
如今,业聚农家书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附近的年轻人开始来到书屋读书。田业聚告诉记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会对书屋里的藏书进行更新,多收集一些适合现在青少年人的读物,跟上时代的发展。“我的行动就是一粒种子,希望传统文化在此生根开花。”
田业聚在整理书籍
每次开门前田业聚都要将门口的招牌擦拭干净。
新闻推荐
封面评论□李晓亮愚人节过了。段子,少很多。当天最惹眼的,还是直播大战。电商平台,精锐尽出。头牌PK,针尖麦芒,各种破...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