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变主播,怎样上好这堂“网课”?
新华社发
这个庚子年新春,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几乎给全社会按下了“暂停键”。但教育领域却似乎没有停止,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在“快进”:在“停课不停学”的呼声中,在互联网企业的加持下,整个寒假的下半程已经被网课填满,这也让很多老师们一下变身“主播”,以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启了人生的首次直播。
◎本期主持曹雅欣
◎点评嘉宾
企鹅号 中国教育报
苏州新闻网 葛志林
观察者网 雷望红
人民日报 赵婀娜
评论员 斯涵涵
半月谈 许小丹
◎委托人:杜先生
◎方 式:读者来电
◎话 题:学生不适应,老师备课累,家长内心很崩溃。这堂“网课”该怎么上,才能不把好事儿办坏?
点赞“翻车”现场背后的敬业精神
为了避免出现学生无聊、家长焦虑,教育部要求学校要将教师线上指导帮助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学校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资源,限时限量合理安排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教育部的初衷良善,实践中却难免有“翻车”,而在这些看似搞笑的“翻车”背后,更体现出老师们的敬业精神。
企鹅号 中国教育报近日,一名50岁的数学老师苏泗水因第一次直播讲课误开美颜、开场白屡次被妻子打断走红网络——由于不熟悉操作,苏老师把美颜开满级,整个人“粉面桃腮”,被家人打断后“抓狂”,忍不住飙方言“哎呀,在直播呢!人家全班都听到了!”网友们纷纷留言:“全国都听见了!”除了苏老师这么可爱的“翻车”,还有一位老师忘记把麦克风打开,并且沉迷教学,不看发言,然后,对着空气讲了一上午的政治课。
而体育老师的画风明显有些与众不同。学生眼里的老师,是一个人的“孤独表演”,而在老师眼里却是“群娃共舞”。这也被网友笑称是“一个人的孤单VS一群人的狂欢”。
尽管会有一些小插曲,但老师们为了提高学习质量,仍然在不断努力着,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师们大多没有在线教学的经验,初期出现一些“状况”也在所难免,但是在这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为顺利上好直播课使出浑身解数的那一份敬业心!
苏州新闻网 葛志林
作为老师,第一次尝试线上教学,说实话,刚开始遇到的各种“翻车现场”还真不少。被吐槽最多的,可能是线上教育平台系统崩溃。全市数以百万计的学生同时登录同一个线上平台,平台的承受能力有限,老师讲着讲着屏幕不动了,试题上传了N遍都不成功,改作业改到一半突然平台“宕机”了……那一刻的心理确实和服务器一样,要崩溃的节奏。很显然,面对这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方式,老师、学生和家长都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据了解,全国各地在线上教学的实践中,平时线下教学信手拈来的老师们此番转战线上,也会遇到不少“囧”事。很多老师不熟悉信息化教学手段,尤其是一些年长些的老教师,平常站惯了讲台,学习信息化教学也有些困难,难免遇到一些手忙脚乱的尴尬和无措。“一线老师变十八线网络主播”“政治老师上课把自己静音”“中年男教师直播授课美颜开满级”,这些热点话题看上去十分有趣,背后也折射出老师们的无奈与辛酸,但更让我们看到了特殊时期老师们的敬业。提醒防止形式主义造成“教育焦虑”
线上教育作为线下课堂的补充,是学校教学、学生学习的有益帮手,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业态,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但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过分依赖和夸大其作用、形式主义泛滥,不仅会打乱学校正常教学计划,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增加了家长的焦虑,有网友质疑这是“在给疫情防控工作添乱”。
观察者网 雷望红
有些学校对老师要进行线上课堂的监控,需要留下教学证据链。所谓的“教学证据链”,就是从备课、讲课、课堂互动到作业批改回馈都要“留痕”。因此,老师们不仅要突破重重困难准备材料,还要随时拍照、截屏、录屏,然后在一堂课结束之后,将各种图片、视频汇总打包交给相关负责人。老师们不仅要在困难中花费精力备课,还要花费大量时间保留好上课的证据。有的老师稍不注意,就忘了保留,课后还要想各种办法“制造”证据。
老师对学生的监督,采取了三个办法:一是线上打卡,二是线上课堂期间随机提问互动,三是请求家长监督,家长监督必然是要拍照的。尽管如此,学校领导和老师仍然无法有效监控到教与学的主体,老师引导的好坏与否、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都不是依靠办事留痕、“证据链”所能证明的。
人民日报 赵婀娜
“停课不停学”对保障正常教学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但也要防止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的异化和走偏。有一线教师反馈,个别学校超前讲授,以“不停学”之名,行提前教学和假期补课之实;个别在线教育机构和平台提前上线新学期学习资源,以免费公益之名,行市场推广之实,不仅给仍处于假期中的学生增加额外负担,导致新的“教育焦虑”,也让“停课不停学”的内涵被曲解,背离了假期定位和政策初衷。
如今,部分省份已将开学时间延迟至3月1日之后,面对延长的假期,尽快明确“停课不停学”的科学内涵,杜绝乱象,确保“停课不停学”好经不被念歪,已成当务之急。也要避免“停课不停学”形式化、简单化。“停课不停学”需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部署,何时开始网上学习、甄选怎样的网络课程内容、如何进行优质资源整合、推送,对相关技术平台与系统进行遴选,都需要教育部门科学设计、严谨推进。
思考
线上教学应少走形式多走心
如何做到防疫和教学两不误,考验着相关管理部门的魄力和智慧。当前,有关部门正在逐步加强对各类培训机构和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开展的线上教育课程的引导和管理。山东省也明确20条“硬杠杠”规范线上教学。少走形式多走心,在这场抗疫“战争”里,为孩子们打一场胜仗!
评论员 斯涵涵
线上教学初衷是好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更要领会此中善意,线上课程的设置也要切实承担起教育责任,可结合实际安排一些疫情防护、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寓教于乐,让孩子们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及能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当前和未来都有着积极长远的意义。
此外,中小学生“延期”阶段更考验家长的理性教育观与监护责任意识。成绩、分数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无疑是第一位的。增强免疫力是人们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因素,家长们要总结经验教训,立足现实,瞩目长远,理性看待“停课不停学”与“线上教学”,科学、适度地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和锻炼。要想做到防疫教学两不误,需要的是走心而非走形式。
半月谈 许小丹
对于学生,课堂由校园到“网上”,上课姿势“可坐可躺”的梦想突然实现,与校内老师的交流突然可以用上“双击666”这样的网络语汇,多了许多趣味。但这些都属于教育的形式,终须服务于教育的内容。新鲜感可以有,娱乐化不可取。
“停课不停学”,特殊时期更应学有所得。假如疫情消失,回首这段全民抗疫的时光,这一代青少年最应该记住的是什么、学会的是什么?经历此疫,除了课本,大家还要认真读一读国家和人民与这场疫情的抗争——体悟逆行者真正的勇敢、敢言者弥足珍贵的风骨、普通人投身战疫的善良与坚强、科研者在一线拼搏而闪耀的英雄光芒。学习是成长的起点,未来的成才路上,这场人民“战疫”给青少年们积淀下来的,还可以有更多。
新闻推荐
泉城民众共同战“疫”。社区党员志愿者自发加入到疫情防控一线。社区党员志愿者为居民测量体温。泉城义工疫情防控驾...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