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探索秸秆综合利用之路 六千农家烟囱黑烟变白烟

大众日报 2020-01-03 09:28 大字

□ 本报记者 吕光社 王德琬

本报通讯员 包庆淼 姚树华

这个冬天,山风凛冽,泗水县金庄镇立山崆村家家点起了生物质采暖炉,烟囱里冒出的白烟,在空中慢慢升腾,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要是像往年一样家家烧黑炭,这个时候,村子上空都是黑烟,太呛人了。”正在生火做饭的村民张敏快言快语,“去年俺家试用了镇里推广的生物秸秆炭和生物质采暖炉,不仅取暖效果好,而且对环境好!这不俺今年又刚买了两吨生物秸秆炭。”

夸赞生物质取暖好的不仅是张敏一人。同村村民颜景常2018年就用上了生物质采暖炉,他家四间瓦房,平时老两口住,当年就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季。他坐在干干净净的生物质采暖炉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每天烧80多斤秸秆炭,室内基本保持20度,秸秆炭补贴后为210元一吨,每天约需8元。若烧黑煤,室内达到20度,大约需要60斤,每天约需28元。老伴儿孙长花在一旁插话说:“烧秸秆炭很合适,不仅省钱而且还环保,你看这炉子,已经用了两年了还是干干净净的。”

走进金庄镇晋家庄村济宁民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秸秆炭化生产车间,一台高大的圆柱形设备正在运转,在圆柱形设备底部,玉米秸秆经6个小时700℃的热裂解,变成了黑色的生物炭。车间内堆放着刚刚出产的黑色生物炭,“秸秆炭可以用于家庭取暖、做饭,也可以作为小型锅炉的燃料,成本低、污染小。”企业负责人孔祥青介绍,周边不少使用锅炉的企业都从公司订货,企业订单常年不断。目前,泗水县已在泗张镇、金庄镇、中册镇、高峪镇、泗河街道等镇街建设了5个生物质燃料加工中心,年产生物质成型燃料达10万吨。

泗水县是鲁西南的一个农业大县,玉米产量在山东省位居前列,全县每年农林废弃物高达30万吨,因此县里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之路,从去年开始积极推广生物质能源取暖,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让农民用上玉米秸秆炭。县里对炉具、玉米秸秆炭进行补贴,炉具每台补贴80%,生物质压块燃料每吨补贴250元,每户最高补助2吨,生物质颗粒燃料补贴70%,每户最高补助1.5吨。目前,全县已有6000户农民用上了经济实惠、安全环保的生物秸秆炭。

据了解,泗水县还将在杨柳镇、高峪镇新建2处生物质燃料加工中心,同时对原有的5个镇街生物质加工中心提档升级,计划在泗河街道、金庄镇、高峪镇、中册镇、杨柳镇5个镇街推广2500台生物质炉具。

新闻推荐

农网改造助乡村振兴

本报泗水讯(通讯员闫红鹏)12月20日一大早,泗水供电公司施工人员来到苗馆镇10千伏李家坡线48号杆处,对该线路48至62号电杆之间...

泗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