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阵”合力图振兴 省派乡村振兴(泗水)服务队工作纪实

济宁日报 2019-12-03 09:09 大字

本报通讯员孙涛邵长喜

去年9月底,泗水县圣水峪镇迎来了一个特殊的“红色群体”——由10名省直部门(单位)选派干部组成的乡村振兴服务队。

山东省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的号召下,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服务队员们深入圣水峪镇乡村振兴工作一线,为老百姓解难事、干实事、办好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协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他们的驻村帮扶工作开展的怎么样?他们所帮扶村庄的乡村振兴序曲演奏的又如何?群众眼里的他们在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路上的表现又怎样呢?……

“振翅”待飞利其器

入驻伊始,他们就对全镇和帮包村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梳理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造成村庄落后的原因,并相继召开座谈会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这样,他们按照上级相关工作规定,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情,听取村“两委”和群众对服务队开展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为学习借鉴外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进一步改善帮包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他们积极践行“走出去,学进来”,先后到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邹城市香城镇泉山沟休闲度假区,泗水县泗张镇万紫千红特色小镇、高峪镇尧山特色产业园等9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观摩学习。对标先进、汲取真经,结合圣水峪镇和5个村的具体规划,为制定详细的帮扶工作计划拓宽了思路。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动帮包村村党支部书记解放思想,相继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邹城市大束镇黄疃村和后八里沟村考察,学习其在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实地调研学习为契机,帮助村党支部书记增强发展信心、转变发展思路。

“腾飞”沃野齐奋进

雁阵成行,实干兴村。经过前期调研,省派乡村振兴(泗水)服务队成员发现圣水峪镇几个帮包村的村情各有不同,发展也各不相同。要想改变帮扶村落后面貌,必须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富足村民口袋。

就这样,他们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立足5个服务村的优势资源,综合考虑各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抓好特色产业,致力于打造一村一品。指导各村积极培育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

在救驾庄村,服务队员帮助该村成立“圣驾花卉苗木集体种植合作社”,探索从江苏省沭阳县聘请苗木专家,在该村流转第一期土地100亩,建设2个月季和小叶黄杨的盆景种植大棚,并种植海棠、黑松等绿化苗木。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面积为300亩的二期项目土地流转工作。

在涝沃村,“圣谷水乡”文旅项目建设正酣,核心景区的拦水坝主体已经完工。其中,服务队提出“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帮助涝沃村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优质桃园和杏园,“圣达水乡生态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和“圣水峪镇圣宜家庭农场”两个合作社已挂牌成立运营。莲藕产业园正在规划调研论证。在北东野村,总投资145万的10个地瓜育苗大棚已经开工建设,确定在村东北两个支流建截潜两处。

在王家沟村,准备利用现有废弃坑塘,成立集体养殖合作社,规模饲养小龙虾和泥鳅,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在鹿鸣厂村,服务队积极争取相关资金,新建1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村民活动场所,沿圣源大道建设集体所有的门头房2000平米,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添翼”为农映初心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服务队积极推进圣水峪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该项目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核心区涉及服务队所服务的鹿鸣厂村,示范带动区涉及王家沟村、救驾庄村、涝沃村等8个村庄及农业用地。通过多措并举推进建设,着力形成田园综合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芳香花卉和特色紫薯和花生、绿色林果等“三产融合”、田园乡里农文旅“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新引擎。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顺应信息技术革命和大数据的创新发展,服务队和圣水峪镇党委、政府共同发力,创新性地开启了该镇“乡村赋能新工程”。今年1月,圣水峪镇乡村赋能工程全面启动,在东仲都村建立圣水峪镇乡村赋能运营中心。借助乡村赋能工程,村民积极发展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把各村种植的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进而增加贫困户和村集体收入。同时,通过智慧赋能、产业赋能、文化赋能三大渠道,开阔思路,大胆探索,稳扎稳打,推动“乡村赋能”工程不断完善提升,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泗张镇警示教育“三个一”

本报泗水讯(通讯员乔元龙任丛)泗张镇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警示教育“三个一”活动,收到良好效果。把“规定动作”做深做透做...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