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的生动诠释

济宁日报 2019-10-31 10:14 大字

本报通讯员姚树华

泗水县人民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骨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泗水县“十佳医生”,济宁市千名人才,骨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之一,他的名字叫李金华。

“小我”到“大我”

今年年逾“不惑”之年的李金华,出生在泗水县星村镇河西村,家境贫寒的他从小就深知只有学习是唯一的出路,他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87年冬天,李金华的堂哥在石塘坑起石头的时候不慎被石头砸中,腿部骨折了。当时的农村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堂哥的腿伤被耽误了,落下了终身残疾,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触动很大,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从此,长大当一名好医生成为他的目标和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他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终于于1993年如愿考入了济宁卫校医学专业,离他的梦想更近了一步。在学校的1000多个日子里,他一头扎在知识的海洋里,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回宿舍,风雨无阻地过了三年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7月,学有所成的李金华,成为了泗水县泉林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外科大夫。

脱颖而出挑大梁

1997年8月6日,李金华至今铭记,那天他收治了从医以来的第一例病人,那是一例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复合外伤的病人,虽然在学校习得了丰富的医学知识,但是第一次面对鲜血淋漓的病人,一时间李金华也有些手足无措,强忍住内心的慌乱,用多年练就的医务工作者的素养,先给病人建立静脉通道,然后做全面的查体,检查后看完片子,联系手术室做手术……一切都是严格按照抢救流程有条不紊地对病人进行抢救。手术很成功,病人安全地被送回病房,而此时的李金华却陷入了沉思,他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理论知识和医学实践的欠缺,他决定继续学习深造。他于2001年去山东医科大学临床专业脱产学习三年,专科毕业后立刻报考了临床医学的本科,2007年又考取了泰山医学院的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李金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泗水县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工作。2011年作为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他以非凡的业务能力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在众多精英中脱颖而出,挑起了一个科室管理者的大梁,成为了骨外科副主任。

“决断”源于实力与担当

“我们是基层医院,接触的大多是最底层的老百姓,病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他们病痛在身,更有可能因病致贫。作为医者,我必须用心看病,合理检查、用药,让患者少走弯路,尽量少花钱就能把病看好。”李金华说。对于贫困患者,李金华都会亲自安排床位,为了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详细地把治疗方案告诉了患者,耐心地和病人家属沟通。

骨外科的病人往往病情危急,由于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治疗过程具有高风险、高难度的特点。尽管苦、累,但李金华总是以科学求实的态度、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待每一位病人。2018年夏,一位78岁的老太太受外伤导致髋部骨折,由于老人年龄大、体质差,患有脑梗塞、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多发性疾病,会诊的医生都建议不做手术选择保守治疗,李金华却认为做手术有利于病人康复,尽量减少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且更有利于家人照顾,最后决定为老人做手术,他认为救死扶伤,为病人减轻病痛是医生的天职,作为医生就应该敢于担当。手术很成功,老人术后恢复的也很好。李金华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用多年的鞠躬尽瘁、爱患如亲书写了医者大爱无边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

医生,这个以人为本的特殊职业,在被赋予神圣光环的同时也承载着生命的重托。时间回到2015年7月12日,劳累一天的李金华,吃过晚饭就早早睡下了。凌晨急诊的电话把李金华惊醒,一名危重症患者收入骨外科,病人是开放性颈骨平台粉粹性骨折。作为科室副主任,李金华需要24小时“在线”,科室只要需要他,一个电话就得马上赶过来。多年养成的习惯,让李金华条件反射似的挂下电话起身就往医院赶,匆忙下楼时,脚一滑就摔倒在地,他爬起来后立即赶往医院。到了医院,做完2个小时的手术后,李金华才感觉到脚踝很疼,低头一看发现脚已经肿成个大馒头。“践行医者仁心是我的初心。”李金华说,让精湛医术施惠更多患者,是他的最大心愿。

新闻推荐

宣州区加大水质检测频次确保饮水安全

宣州讯针对水阳江裘公河出现断流,裘东、杨泗水厂水源水来水不足实际,近期,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加大水质检测频次...

泗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