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汴水里打捞诗情□刘宏江

拂晓报 2019-07-31 10:09 大字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少时读诗,白香山一曲缠绵哀怨的《长相思》,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也让我从此认识了一条叫汴水的河流。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后来,读晚唐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才知道一条古老的汴水,竟有着如此不平凡的来历,有着这般难以消弭的沉重背影。

汴河,亦称汴水、汴渠,古称通济渠。隋炀帝时,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历尽千辛万苦,开凿了一条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连接了黄河和淮河两大河流,沟通了中原腹地和江南富庶之地。

隋朝统治者横征暴敛,动用数百万民夫开凿大运河,影响甚广。据说当年,荒淫暴虐的隋炀帝杨广,慕扬州琼花之美,取尽膏脂,劳民伤财,开掘千里运河,打造万艘龙舸,沿大运河顺势南下,一路浩浩荡荡,旌旗蔽日,绵延二十余里。千里长河,载满了民间的哀怨之声,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当隋炀帝第三次巡行扬州后,就再也没能返回到他的京都洛阳。隋帝国短命而亡,恰恰印证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颠扑不破的哲理。

“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客观上,通济渠的开掘,对隋朝以后南北物资交流、文化融合、经济发展和政权巩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唐宋时期最繁忙的一条东西交通大动脉。但到了宋金对峙的年代,因长期战乱和动荡,漕运中断,大运河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的命运。

古老的汴水,流过了唐风宋月,见证了王朝的成败更迭,和历史的兴衰演变。炀帝开河,往事千年。功耶?过耶?这一切,只能留给史家和后人去评说了!

在我的印象里,古老的汴水,是一条“诗的河流”,是从唐诗宋词里流出来的。打开中国古代诗歌典籍,吟咏汴水的名篇佳作迭出,或即景抒怀,或借古喻今。白居易、刘禹锡、宋之问、杜牧、崔颢、胡曾、皮日休、李益、罗隐、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范成大、韦骧…… 历史上,竟然有那么多星光璀璨的文人骚客、风流大家,在汴水边徘徊,为汴河赋诗。

正是从这些脍炙人口的妙词佳句里,我寻见了汴水之畔古宿州的形貌旧影——

“江淮扁舟,四时上下,昼夜不绝。”得古汴河水陆交通之便,造就了一座舟车交汇、商旅文人云集的千年宿州城,也让宿州赢得“此去淮南第一州”之美称。一条古汴河,见证过“运河名城”古宿州鼎盛时的美丽与繁华。“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一条古汴河,构筑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更凸显宿州城在古代战争版图上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往事越千年。因战争破坏、黄河水患,加之年久失修,原本岸阔水深、帆樯林立的古汴河,渐至淤塞断流,源头枯竭。一条满载诗情的古汴河,就这样逐渐湮废,消失在黄河一次次决堤泛滥后留下的厚重泥沙中。就这样,作为隋唐大运河最重要一段的古汴河,无声无息地沉睡于数丈深的地下,成为历史的过往,成为悠远而斑驳的记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长期饱受水患之苦的豫皖苏三省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治水,以重整山河、改天换地的壮举,在苍凉浑莽的古原上展开了一场治理淮河的大会战。数十万治河大军,自力更生,不畏艰难,完全靠锹挖肩挑,历三冬四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在隋唐汴河大堤以北,开挖出一条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养殖于一体的大型人工运河。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开挖的第一条人工运河,因与早已湮废的汴河故道平行,故命名为“新汴河”。

土地平旷,碧水潆洄。新汴河,是宿州城市的母亲河,是孕育滋养宿州人民的生命之源,更承载着宿州人挥之不去的文化乡愁,唤起这片土地曾经桑海的古老记忆。穿越历史的风云,一条新汴河蜿蜒而来,流淌在广袤无垠的皖北大平原上,流过古老的城镇,流过静谧的乡村,让新时代的宿州大地春潮涌动,风生水起。一条新汴河,让历尽沧桑的皖北大地重现生机活力,让贫瘠多灾的土地变成物产丰饶的果海粮仓;一条新汴河,再现了当年渔舟唱晚的诗情画意,再现了当年碧水穿城的生态美景,也延续了古汴河悠久绵长的文化脉络。

中国大运河——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运河,是流淌在华夏大地上的一首壮美史诗,是中国历史上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一项世界级伟大工程啊!几年前,包括隋唐古运河在内的“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再次提升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也再次勾起潜藏于宿州人心底的“运河情结”。

新汴河,流进新时代。新时代,赋予新汴河以崭新的使命。近年来,在新汴河工程治理的基础上,宿州的城市建设者们高瞻远瞩,精心打造亲水宜居之城。经过大手笔建设而形成的新汴河风景区,构筑了新汴河一道美不胜收的“十里画廊”,先后成为省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风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饱经沧桑的古汴河,在今天的时代大潮中得以涅槃重生。

新汴河风景区,融宿州大地厚重的历史人文于幽美的生态水景,为城市环境增绿加蓝的同时,也成为宿州城市景观的新地标,成为一处市民和游客游览观景、休闲健身、亲水戏水、执竿垂钓、放飞心情的绝佳去处。

一座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的浸润而更具活力,更有灵韵,带给人以诗意的栖居。十五公里长的新汴河风景带,桃柳依依,花草鲜妍,鱼翔浅底,白鹭翩飞。新汴河的秀丽水岸,展现出一幅五彩斑斓、美不胜收的风情画卷。而发生在宿州这片钟灵毓秀土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名人掌故和特色独具的民俗文化、人文风情,都可以在新汴河的波光水影里一一找到答案。

“寻芳临水曲,轻蔼荡春晖。”孟夏佳日,文人兴会,汴水寻芳,在新汴河里打捞诗情。流连于清幽迷人的汴水之滨,我静静地欣赏满河的浪花激流和两岸的生态美景,体味这座魅力古城的万千风情。

在宿州,感受古汴遗韵,我竟产生了为新汴河放歌一曲的强烈冲动!

新闻推荐

优化教育资源供给 提升人民满意度

本报泗水7月30日讯(记者唐修岳)今天上午,全市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暨职业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泗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