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时刻 泗水老哥俩做了件好事 相继捐献遗体,换种方式再做兄弟

济宁晚报 2019-04-02 10:18 大字

本报记者 盖鸣霆

昨日一大早,泗水县的徐广在和姐姐徐金荣来到陵园内准备祭拜父亲,这是父亲走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两个多月的时间丝毫没有减淡姐弟俩对父亲的思念,不过,与一般的单人墓地不同,父亲徐茂根是和叔叔徐茂湖以及众多胸怀大爱的人共同长眠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遗体捐献者。

病床上萌生想法回馈社会,弟弟捐赠遗体启发兄长

2017年3月,泗水县中册镇徐家庄村的徐茂湖老人在弥留之际,郑重地在遗体捐赠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家庭困难,徐茂湖直到40多岁才结婚。妻子是一名聋哑人,48岁时唯一的孩子徐广良出生,本来是件喜事,可徐广良却患有先天愚型,本来就贫困的家庭因此更是雪上加霜,家庭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了徐茂湖的肩上。尽管有过痛苦和挣扎,但生性要强的徐茂湖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强地面对生活。

2016年5月份,徐茂湖的妻子因胃癌去世,没过几个月,徐茂湖忽然感到胃部周围疼痛、浑身无力,来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诊为肺癌。由于发现得较晚,他的身体很快就垮了下来,只能终日躺在病床上。忽然有一天,病榻上的徐茂湖念出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就是那一天,老人萌生出一个念头——捐赠遗体。

“叔叔的这个决定无异于一声惊雷,包括父亲在内的整个大家庭的成员全都被震惊了。”徐广在告诉记者,虽然父亲和叔叔是叔伯兄弟,但是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平时交流很多。尤其是叔叔病重的时候,父亲更是经常探望并和叔叔谈心交流。尽管父亲对叔叔捐献遗体的行为感到意外,但随着两个老人交流次数的增多,父亲逐渐认可叔叔的行为,甚至对孩子们说:“茂湖用这个形式回馈社会,咱应该支持他。”

2017年3月8日,徐茂湖老人离世。3月9日,老人的遗体被送往医学院用作医学研究。眼角膜被捐献到济南,用以帮助失明患者重见光明。“送别完叔叔,印象中很深刻的是,父亲说了一句‘你叔叔了不起,做了件大好事,以后我得向他学习。’本来,我还以为那是父亲开玩笑的,但没想到短短两年后,就变成了现实。”徐广在说。

八旬哥哥再捐遗体,为社会做最后的报答

2018年,年过八旬的徐茂根老人各项身体指标都开始衰退。一直跟着女儿生活的他,把女儿喊到床前,说自己也想把眼角膜、遗体全部捐献出来。“父亲给我讲这些的时候,我当时一下子愣住了。尽管之前叔叔捐献遗体的事情让我心里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可是,当父亲真的告诉我们捐赠决定的时候,我还是有些不能接受。就这样把遗体捐了,什么都不留,以后我们想父亲了怎么办呢?”回忆起往事,徐金荣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可这次,一向热情善良、和蔼可亲的父亲却变得格外严厉。他一再向孩子们强调,自己的弟弟能够选择捐献遗体和角膜,他这个做哥哥的就更应该向弟弟学习。另外,自己一辈子生活贫困,各级政府部门给了很多帮助,逢年过节就有人给送来慰问品。因此,除了这把老骨头也没有什么能够报答社会的。把遗体捐赠出来,用于科学研究;再把眼角膜捐赠出来,用于手术治疗。这样也算为社会做了最后一点回报。

终于,被父亲彻底说服的一家人答应了老人的临终心愿。2019年1月15日,84岁的徐茂根老人离开了人世。1月16日,济南的专家便赶到家中取走了父亲的眼角膜,而随后父亲的遗体被捐赠给济宁医学院做科研。老人临走前给孩子们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孩子们别难过,我的眼角膜捐赠出去让别人看见这个世界,就给我还活着,还能看见你们一样。”

“父亲、叔叔都没有啥大文化,生前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我们做儿女的真的没有想到两位老人能够有这样的胸怀和境界。”徐广在告诉记者,这个清明节是父亲走后的第一个清明节,而叔叔一家人也相继去世了。这次,来到济宁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前,他们不仅仅是悼念父亲和叔叔,更是来看看和父亲、叔叔一样的伟大的捐献者们。那些名字,尽管曾经都是陌生的,可是今天看来,却同样的亲切、同样的温暖。

抚摸着父亲的名字,徐广在思绪万千。

新闻推荐

工友女儿手术他借别人钱资助

本报记者曾现金褚思雨视频记者黄健恒在亲朋好友们的眼中,“救命萝卜”的主人公之一唐绍龙是...

泗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