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俱佳,享誉齐鲁文坛

潍坊晚报 2019-03-10 10:19 大字

傅丙鉴两次上书力陈时政之弊端,提出改革方案,以求富国强兵,国泰民安,却被批想法不切实际,满口空谈,自此他看透了政府之腐败,绝口不谈时事,专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傅丙鉴生活飘泊不定,经常以卖字为生,后经王寿彭举荐,入京作冯府西席。他也常在潍县授课,名流多与之结交。

心灰意冷不问时事书法受到社会追捧

清朝末年,闭关锁国,国库入不敷出,部队装备陈旧,营务废弛,官场上贿赂成风,日益腐败,时局动荡。耳濡目染之下,傅丙鉴怀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书力陈时政之弊端,没有被采纳。宣统辛亥年(1911)间,又上书山东巡抚孙宝琦,力陈弊端,提出改革方案,以求富国强兵,国泰民安。上书后,被批想法不切实际,满口空谈,自此傅丙鉴看透了政府之腐败、官场之黑暗,绝口不谈时事,专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寄情于诗书之间。傅丙鉴年幼之时便以文章、书法而闻名乡里,年长后更是声名大振。当时各县的书院都争着聘他去做主讲;有点头面的人物的碑和传,都要请他来撰文或书写;文人的诗文集和各族的族谱,都以请他写序为幸事。而傅丙鉴在民间影响力最大的则是他的书法。自道光年间以来,高密人习书,多从单为濂之遗风。单为濂字廉泉,号半翁,嘉庆、道光间高密名士,世人谓其“诗词书刻”四绝,道光间高丽国王爱其字,迁使臣万里来求,赠以裘珠不受,一时传为佳话,书法影响高密半个世纪,本邑初练书法者,多先摩单氏。而自光绪中后期以来,傅丙鉴的书法闻名乡里,影响力逐渐扩大,民国后风靡全县,又成为多数习书者临摹的首选。当时高密的各级书院、学校,悬挂他的条屛、对联最多;县内重要的牌匾门联,都以请傅氏书写为荣;刊行的重要刊物,也都要请傅丙鉴书写底稿,如《郑大司农年谱》、民国版《高密傅氏家谱》等;过年的时候,各家门上的对联,一眼望去全是临摹的傅丙鉴体……“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傅丙鉴的诗文、书法、为人,一时成为全县文坛之楷模。他曾作《题李子授书斋》一诗,可能就是他心境的写照,全诗如下:

结庐丛林中,林树相掩映。

岂必远尘嚣,陆沈心已静。

风定群籁息,日午万影正。

推窗对南山,深溪通北迳。

冠盖无过辙,簑笠时乘兴。

闲云邀延赏,清流供吟咏。

不须访崔庞,即此见严郑。

睡足提壶去,岁月留中圣。

而从另一首诗《寄怀李履安》中,也能看出他的心境:

门对康水流,城居如在野,

外人谁得知,半有吟啸者,

高岸隔俗喧,无巷通车马,

会友茅屋中,看雨西窗下,

欣赏逢狂狷,玩适亲风雅。

我来偶一谈,自觉朱入赭。

离别不相见,佳日每心写。

秋风飒然来,君怀我否也?

生活拮据卖字为生弟子举荐受聘冯府

民国元年(1912)以来,傅丙鉴在济南、高密等地飘泊不定,生活越发拮据,经常要以卖字为生,济南趵突泉是他经常卖字的地方。他的学生王寿彭此时在济南任职,也经常帮着宣传老师的书法、文章,久而久之傅丙鉴名声大振,上门求字者络绎不绝。据说当时济南人暑天好把玩扇面,扇面的书法一般都请名人书写,而傅丙鉴书写的最多。一时竟有传说,扇子上若不是有傅丙鉴的题写,便算不得珍贵的扇面。

自民国五年(1916)起,王寿彭调至北京总统府任秘书,此时冯国璋为副总统。冯国璋家中需要一名太师傅教育子弟,于是问于王寿彭有无饱学之士可担此任,王寿彭举荐自己的老师傅丙鉴,认为傅学识渊博,为人坦荡,书法出众,可担此任。冯国璋清末曾随山东巡抚袁世凯在济南任职,亦久闻傅丙鉴之名,欣然同意,便聘傅氏入京作冯府西席。民国七年(1918),傅丙鉴入冯府授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循循善诱,没有辜负自己的名声。此时冯国璋已为代总统,傅丙鉴贵为总统府西席,一时名流与之结交者甚多,平日应酬不断,结识了不少前清遗老和文士名流,整日一起唱和为乐。在京期间,他在琉璃厂得到一本宋拓《九成宫醴泉铭》残本,视如拱璧,日夜揣摩。不久后,冯国璋辞去代总统职务返回河间府,傅丙鉴留京仍以教书为生。因不善理财,平日花销巨大,生活日益拮据,不得以又以卖字为业。虽是生活贫困,但他天性淡泊,谈诗论书,怡然自乐。

潍县名流座上之宾受聘主领潍县诗坛

光绪年间傅丙鉴中举后便主讲各地书院,潍县也是他常去授课的地方,潍县名流多与之交,为潍县郭氏、丁氏等家族的座上宾,与胶州柯劭忞,荣成孙葆田,潍县张昭潜等人都常在丁家十笏园中游玩。他在《题十笏园》里写道:

十笏园中夏日长,烟林罨画读书堂。

风来野竹流空翠,雨后山花媚夕阳。

蜗篆学书仍古雅,蝉吟无律自清狂。

一从别后遥相忆,梦里犹闻宿酒香。

园中风景的清新秀丽,主人的热情招待于诗中一览无余。丁氏家族后辈丁锡纶、丁启喆等人,自幼好诗词,青年时期曾随同邑郭果园先生学诗。郭果园名恩孚,字伯尹,潍县人,为当时胶东四大诗人之一,四大诗人常聚于潍县吟诗唱和。郭果园病逝后,丁氏诸人结成诗社,名为“潜社”,但学诗苦于无人指正,于民国七年(1918)乃请傅丙鉴主持社务。

傅丙鉴至潍县诗坛主讲,四方名士慕其名多从之学,学诗、学书者甚众,丁锡纶、王统照、丁启喆、陈铭晏等人是其中的佼佼者。傅丙鉴一生来潍县的次数比较多,广交名士,吟咏唱和,书法、诗文在潍县都名噪一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碑、序、墨迹等。尤其是晚年主持潍县诗坛之时,他已年过七旬,既学识渊博,又阅历四方,德高望重,淡泊名利,一时间在潍县为文坛领袖之一,求文,求书者接踵而至,但他性格谦和,有求必应,学问、名声越大,为人越发谦虚,尤其尊重做学问的人。他迫于生计,时常漂泊在外,不能久居潍坊,但丁锡纶等人敬重其学问为人,他在外地时诗社也一直请他主政。傅丙鉴在重刊老友丁善长《菊谱》序中赞丁氏曰:“潜居避名,工诗善画,而闭门艺菊自乐。”“写为菊谱像影,而尽其神。”“先生之笔秒,足以著先生之性情也。”,又道:“(观此谱)恍若先生在座,与靖节先生持杯赏菊谈诗。”对丁氏画谱大加称赞,并为之撰《丁莲峰先生传》,文笔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

民国八年(1919),傅丙鉴好友高密任祖澜任山东泗水县知事,与傅丙鉴小聚,傅氏书诗赠别,诗云:

垣曲千秋邑宰名,归来还是旧书生。

高堂喜见春晖满,方泽初澄峡水清。

镜里白鬓添几许,簏中佳句与谁评。

从知西道留遗爱,父老长存岘前情。

任祖澜字紫溟,鸿胪寺卿任兆坚之孙,因其祖父号蕡台,自号蕡孙。光绪进士,官吏部主事。民国四年,任垣曲县知事,到任后组织剿匪,政绩卓著,垣曲人为之立生祠,事迹载《垣曲县志》,民国七年(1918)卸任归里。八年又任泗水知事。民国十年(1921),潍县丁善庆之妻陈太夫人去世,特请傅丙鉴撰写墓志铭,文成后由前清状元刘春霖书丹,此事也可见傅丙鉴在当时潍县文坛的地位。

文/图孙涛

新闻推荐

中国进入两会时间 世界关注中国声音

本报北京讯踏着熟悉的节奏和铿锵的步点,3月的中国,进入了两会时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

泗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